東北網哈爾濱3月30日電 近日,黑龍江省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重點培育的十二個『紅色旅游景區』之一,並確定了3個紅色旅游系列景區、9個建設景點。黑龍江省紅色旅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紅色旅游景點現狀怎樣,如何重塑被譽為『紅色絲綢之路』的黑龍江省紅色旅游,並與自然生態和民族風光有機結合,打造出具有區域特色的紅色旅游品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紅色景點窘狀令人懮
據省旅游局規劃財經處調研員張傑介紹,我省紅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目前我省有12個國家級革命老區,240餘處烈士陵園、紀念碑、抗聯遺址,47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但由於紅色景點以前多屬民政、文化部門,體制不靈活,資金渠道單一,雖然已具規模,但現狀不同程度仍存在一些問題。在景區修繕、保護、發掘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難題。一些景點交通不便,急需修路;景點設施及配套陳舊;復建和擴建項目較多,急需資金;景點自身整體包裝與其它旅游產品組合包裝不夠,急需觀念更新。
去年12月,有關部門在八女投江烈士紀念館調研時發現,因為沒錢燒暖氣,館內甚至比外面還冷。記者從牡丹江旅游局了解到,該紀念館開館以來基本上是免費開放,旅游收入幾乎為零,維護資金非常短缺,加上紀念館建於江邊,通風差,較潮濕,館藏資料難以保管和布展,目前處於閉館狀態。實際上,這個紀念館是國家級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另外,有的紀念館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還騰出房間作了骨灰存放處。『七三一』一部分遺址被企業佔用,如本部大樓、北崗焚屍爐、田中班、瓦斯發生室、航空班等遺址均位於附近工廠內,無法進行保護和參觀。
我省紅色景點不『紅火』
近年來,南方一些省區的紅色旅游開展得異常紅火,毛澤東故居、重走長征路、飛奪瀘定橋等已經成為全國紅色旅游非常著名的景點和線路。而我省雖然有東北抗聯等豐富的紅色資源,但長期以來,這些場館只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一傳統的經營模式,除接待有組織參觀外,平時相對冷清,基本上沒有開發成旅游產品。
記者在哈爾濱一家專營國內游的旅行社了解到,在他們對外推介的省內游的線路中,一家紅色旅游景點也沒有。該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他們也想過把一些就近的景點加入普通山水游線路中,但有的景點不是交通不便,就是現狀破舊,有的甚至常年閉館,令旅行社的參與熱情大減。
今年初,第二次來我省滑雪的廣州游客周先生說,很想到趙尚志、楊子榮等革命烈士戰斗過的地方看一看,親身感受一下當年的場景,但很遺憾,黑龍江卻沒有這樣的旅游專線。
游客對紅色旅游期盼,也讓一些紅色景點很著急,想開發旅游產品,但資金難以解決。據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負責人介紹,想要收回遺址,開發旅游產品,最大的困擾就是資金問題。2001年,陳列館建成開放以來,每年的門票收入不到50萬元,而一年的維護費用和人員的開支要100多萬元,每年還需要財政補貼。
紅色精品線路開始預熱
今年初,我省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為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之一,暨以松花江、鴨綠江流域和長白山區為重點的『東北紅色旅游區』,主體形象是『抗聯英雄、林海雪原』;『哈爾濱—阿城—尚志—海林—牡丹江』為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
我省確定的3個紅色旅游系列景區、9個建設景點分別是:哈爾濱市區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包括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哈爾濱烈士陵園,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哈爾濱尚志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包括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園,趙一曼被捕地;牡丹江紅色旅游景區,包括牡丹江市八女投江烈士陵園,海林市楊子榮烈士墓及剿匪遺址、寧安市馬峻故居和紀念館。
據了解,以上9個重要景點,除東北抗聯博物館正在選址建設外,其它8個景點在國家和地方的資金支持下,將進一步保護和修繕後,將以新面貌迎接游客。
我省紅色旅游藍圖的確定,無疑給各景點、旅行社打了興奮劑。
22日,記者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館長劉加量正伏案整理『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烈士事跡陳列規劃設計方案』。他告訴記者,館內正在進行重新裝飾,准備把1998年停下來的基本陳列恢復回來,要從1.2萬件革命文物中,挑選最有代表性、最能體現李兆麟、趙尚志、趙一曼等革命先烈事跡的遺物進行展出,爭取8月15日前向社會開放。屆時將與近幾年斷了聯系的旅行社進行聯絡,讓更多的游人來感受當年抗日英雄艱苦卓越的革命事跡。讓這座建館最早,已接待過2000多萬游人的烈士紀念館,在我省的紅色旅游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旅行社早已看好紅色旅游的巨大市場潛力。黑龍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臧玉田說,今年該社准備在『五一』前開通一條省內紅色專線,使旅游產品豐富起來,同時他也表示期望各景點加強自身的開發、包裝,多推出精品項目。他估計,今年紅色旅游項目的推出,一定會創下接待游客量的又一個高峰。
打造紅色旅游的市場品牌
省旅游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由革命聖地向旅游勝地的轉化、實現由『政治品牌』向『市場品牌』的轉化,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需要跳出一些誤區。紅色旅游景點未必就能成為紅色旅游線路,必須走精品之路。在建設紅色旅游項目上,要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紅色精神,防止紅色旅游開發中的庸俗化。
從我省目前紅色旅游資源來說,作為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以虎頭要塞、東寧要塞為代表的侵華日軍軍事要塞群遺址也是對旅游者有著吸引力的資源。同時,解放後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等紅色旅游資源也要列入規劃。
省社會科學院董鴻揚研究員說,盡管我省紅色旅游開展較晚,但我們可抓住東北抗日聯軍革命遺跡這一獨有資源,開闊設計思路,開發有鮮明特色的旅游產品。同時還可將黑龍江的紅色旅游景點同吉林、遼寧的紅色景點匹配相連,對不能構成專線的可與其他類型的旅游相結合,以紅色旅游為主線和文化內涵,結合林海雪原,開發滑雪和徒步穿越雪鄉、重走革命路等活動;通過開發黑龍江夏季綠色的原始森林清涼世界,把生態旅游與紅色旅游相結合;利用黑龍江秋季的五花山、湖泊以及特有的濕地等旅游資源,從而打造出貫穿紅色主旋律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四季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