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 3月31日,位於哈爾濱市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舉行慶功大會,表彰楊學山研究員主持完成的『低頻及超低頻工程防災檢測儀器和測試技術研究』項目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久違十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獎重新歸來,全所上下歡欣鼓舞,研究所王自法所長、胡春峰書記分別為項目組主要成員頒發了獲獎證書和3萬元科技成果獎金。
據科技日報消息稱,楊學山研究員告訴記者,『獲獎項目是我們三代人十五年的執著努力而完成的。』據了解,這個項目起步於1990年,楊學山研究員是工程力學研究所振動測量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5年來,他帶領項目組成員,經過不懈努力,首次將無源伺服技術應用於特殊設計的往復擺、小型回轉擺、小型直線擺上,研制成功多種低頻及超低頻工程防災檢測儀器,解決了大跨度斜拉橋、懸索橋和高層建築等結構健康診斷和超低頻振動測量問題。其中有多項填補國家空白,4項獲得專利。
楊學山研制成功的全天候抗衝擊的891型系列低頻多功能測震儀,為公路、鐵路橋梁等低頻結構的振動監測和健康診斷提供了理想的儀器,被鐵道部指定為鐵路橋梁檢測的專用儀器。如今,楊學山的研究成果被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等廣泛應用於地震工程、橋梁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估、樁基和建築等動力基礎的震動測量中,包括著名的三峽大壩、葛洲壩、南京長江大橋、大亞灣核電站等大型工程在內的我國幾百個單位中都有廣泛應用。
這項科研成果獲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1990年至今已銷售各類震動測量儀器6000餘臺套。1999年—2003年的經濟效益為891.996萬元,並出口日本京都大學10臺,創外匯67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