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5日電 用人單位下『訂單』,學校按需培養的『訂單式』教學模式,在哈爾濱部分高校取得了顯著效果。據了解,哈爾濱工業大學采用『訂單式』教學的計時儀器模塊專業,目前連續兩年就業率達到100%,並且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我國鍾表行業人纔目前正處於緊缺狀態。2003年,深圳鍾表行業協會與哈工大簽訂合同書,按照協議,該校機電學院計時儀器模塊專業根據企業需要安排課程,開展『訂單式』教學。學生前3年實施『通纔』教育,第四年按照需要進行專業培養,同時加大了實驗課比重,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種與市場對接的培養模式很快收到成效,該專業連續兩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並且出現了用人單位排著隊『搶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生都有幾個可供選擇的單位。
今年是高校擴招後第三個就業高峰年,我省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又增加了近兩萬人,就業形勢嚴峻。哈工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馳認為,高校本科生這種『訂單式』培養模式值得借鑒。這種有針對性地培養將用人單位的需要與學生所長相結合,既避免了用人單位對人纔二次培養的成本,又使學生能盡快適應崗位,同時減少了就業過程中因雙方不適應產生的人纔資源、財力資源的浪費。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