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兩大重點破攻堅難題 黑龍江國企改革破浪前行向彼岸
2005-04-06 09:44: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6日電 題:國企改革破浪前行向彼岸

  六大難題阻礙改制進展

  ———改制艱難推進。2004年原定的75戶改制企業,有一部分沒有完成,有些計劃外的企業補充進來,纔基本完成了79戶。這些基本完成的企業中,大部分還要進行相當繁重的後續改革,如完成審批手續、安置補償員工、處置債務、內部改革和整合、上市融資、破產等等,單是破產,審批就需一年以上時間。今年要完成106戶將更為艱難,如不采取超常措施,可能會錯失改制機遇(國家社保試點和輔業改制政策今年結束,政策性破產和銀行債務打包處置的政策也不會長久等),將來改制會更加困難。

  ———市地改制尚需規范。多數市地沒有明確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統一的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主體不明確,因而普遍存在暗箱操作、關系招商、場外交易、排斥競爭等問題。

  ———國有經濟布局調整進展緩慢。由於政企、政資不分,一些優勢企業、優良資產分別由各個政府部門管理,國有資產布局戰略性調整廣度不夠,效果不明顯。省管和市管企業各自分割,整合成全省性大公司的難度更大。

  ———廠辦『大集體』問題突出。我省廠辦『大集體』共有職工47.5萬人,70%以上因企業停產而離崗,大部分生活困難;絕大多數企業嚴重資不抵債。中央擬出臺相關政策,但大部分的改制成本仍由地方和企業承擔。

  ———改革成本籌集難。大企業改革成本支出動輒幾億,總缺口數以百億計。如不采取戰略措施進行資本運營和債務處置,改制將會受阻。

  ———大環境還不夠寬松。全省各地方、各部門已初步形成支持和推進改革的合力。但審批難、辦事難、案件解決難、債務處置難、各部門協調難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兩大重點破攻堅難題

  今年是全國的改革攻堅年。從我省來說,能不能打好今年的攻堅戰,關系到能否完成三年攻堅任務。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在調研報告中除建議省政府應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形成有利於國企改革的大環境;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主體和國有資產監管的責任主體;調動和保護從事改革工作的乾部和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外,還應該:

  ———下決心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整合國有資源,通過招大聯強和收購兼並,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集團。

  實行政企分開,對部門管的企業下放一批,自行改制一批,優質資產、優勢企業整合一批。實行政資分開,逐步改變國有資產分別由政府各部門監管的狀況,落實省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經營性國有資產和金融性國有資產逐步由各級國資部門監管的要求,由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統籌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建議省政府推廣龍煤、哈藥通過招商、改制、重組、並購、上市做大做強國有控股企業的經驗,借鑒上海整合組建行業排名世界第35位的錦江集團,北京整合組建資產200多億元的首旅集團,吉林整合組建資產80多億、利稅5億多的吉糧集團的做法,結合我省六大基地建設,在乳品、煤機、紙業、糧食、旅游、水泥、機床等產業,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集團。今年可結合省直企業改革重組,先把煤機、糧油、旅游等集團整合做大。

  ———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搭建融資平臺,籌集改革成本。

  省級每年2億元的改革成本遠遠不夠,建議變對企業直接『輸血』、進行改造(去年2億元)為支付改革成本、形成造血機制。這樣就可在財政不增投入的前提下,提供4億元改革成本。即使做到了這一點,改革成本還有很大缺口。主要應靠債務處置解決,走卸債-增加淨資產-招商變現-支付改革成本的路子。不久前,中行、交行、建行剝離的200多億和工行即將剝離的400億左右的債務處置,是一個巨大的『金庫』。今後,由於國家采用層層打包,進入市場批發的辦法,地方政府實行個案處置,再對一戶一戶企業進行改制和籌集改制成本,將很難走通,而且這樣做政府支付成本過高。為今之計,應是各級政府采用財政撥款、出讓優質資產、從企業籌集(如實行國有資產經營預算制度)等辦法,建立國企改制專項基金,搭建融資平臺,再匹配銀行貸款,直接從金融資產公司打包批發,形成打包回購-政府握有一批企業淨資產-招商變現-支付改革成本並盈利的良性循環機制。

  新聞背景

  3月4日至16日,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牽頭,省國資委、省社會科學院、哈爾濱市人大財經委等參與,對全省2003年下半年以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顯示,我省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表現在堅持了正確的改革方向,摸索出了可行的改制路子,進行了綜合配套的改革、改組和改造,基本保持了企業和社會穩定,創造出一些好的典型和新鮮經驗,改制取得了較好效益。同時,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