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離父母不離溫暖 牡丹江寧安市為留守孩子構建立體教育網絡
2005-04-11 19:12:49 來源:中華女性網  作者:劉福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1日電 寧安市是黑龍江省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縣級市,隨著勞動力流動的加快,外出務工的人員不斷增多,僅該市朝鮮族中學,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家庭就佔學生家庭總數的68.3%,留守孩子教育問題成為一大難題。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致使一些學生不用心讀書,經常游逛市場、網吧、游藝廳,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針對這種情況,寧安市各級組織齊心合力給留守孩子構築了一道『防火牆』。為此,寧安市構建了立體式教育網絡。他們在學校完善了由分管市級領導任組長,教育局長、學校校長、團委書記(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教育管理網絡,在社會建立了分管市級領導、城區工委書記、社區支部書記、家長、社會輔導員組成的工作管理網絡。在全市構架起了『政府統籌、學校主導、社區參與、合力育人』的立體式德育體系。

  據中華女性網消息稱,寧安市婦聯在工作中了解到留守學生的父母不在身邊,對這些學生的監管工作便落到了親戚、朋友甚至房東的身上。為此她們協助有關部門為這些臨時監管人員設立了第二家長學校。朝鮮族中學通過開設特殊家教培訓班、出國家庭培訓班、重點教育學生家長培訓班和寄宿房東培訓班,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初一學生的心理調節』、『初二學生家長的危險期』、『如何指導孩子的假期學習』等知識講座,使家長和監護人及時掌握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時他們通過經常性的家訪,讓第二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基本情況,向他們傳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使家長和監護人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該校高二(一)班的景木同學,家長五年前先後出國,由於得不到父母關愛,他失落感倍增,經常逃課、曠課,整天泡在網吧,酗酒鬧事,學習成績直線下滑。為此,班主任和他的第二家長——景木的委托代理人及時取得了聯系,學校也增加了到景木家家訪的次數,同時邀請他的第二家長參加了第二家長學校的培訓班。在學校和第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景木的精神狀態改變了,學習成績也上昇了,並擔任了班級乾部。在國外的景木父母感激地說:是第二家長學校讓我們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

  為培養留守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完美的人格,寧安市還注重在他們身上進行愛國、愛家鄉、法律法規、文明禮貌和親情奉獻教育。寧安市第四小學組織學生把賣廢品的錢,為生活困難的同學購買御寒衣物和學習用品。兩年來,共資助了20名貧困生。市實驗小學與江南鄉四方小學結成『心連心』對子,城裡的孩子吃住在農家,參加摘果、喂雞、放鵝等勞動,體驗了農家生活和農民勞動的艱辛。與此同時,他們還在留守孩子中開展了給遠方的父母寫一封信活動,向家長匯報家鄉發生的變化,匯報自己的成長歷程,讓家長放心、安心地工作。

  牡丹江市婦聯主席孫賽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寧安市為留守孩子把好『留守』關和構築『防火牆』的做法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這不僅是為祖國的下一代負責,更重要的是保證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同時也為勞動力的有效流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