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電 題:當優勢面臨挑戰——牡丹江市對俄經貿懮思錄之一
隨著中俄關系的深入發展,經貿合作領域的逐步擴大,牡丹江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加之俄遠東地區資源富集,生活物資對進口的依賴很大,牡市應在搶佔俄資源進口上有所作為。?
對外貿易無論是從全國講,還是從區域看,對經濟發展都具有無可替代的牽動作用。牡市地處歐亞大通道的要衝,與毗鄰的俄羅斯有長達204公裡的邊境線,有4個開放口岸,對俄經貿的優勢巨大、潛力巨大。從俄方需求上看,遠東地區對物質供應進口的信賴性很大。由於俄遠東地區產業布局以能源、重工業為主,輕工業、農業極不發達,俄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2600多萬居民消費所需的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大量進口,其中果菜進口量達到了90%以上。隨著俄中層收入人群增加,邊際消費傾向較高,市場容量、容納空間都很大,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俄邊境互補性貿易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這是我們發展對俄經貿的優勢。但同時,全省乃至全國大舉挺進俄羅斯市場的態勢逼人,日、韓兩國也盯上這塊『蛋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因此,我們應抓住機遇、把握機遇,瞄准中俄經貿這種互補性、差異性,在穩固、放大原有產品出口的基礎上,迅速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延伸。從區位優勢上看,大通道使牡市對俄經貿在全省處於領先位置,但也要看到潛在的危機,打造優勢、釋放優勢是當務之急。?
近幾年,牡丹江市著力打造對俄經貿發展新優勢,對俄經貿實現了快速發展?但在一些喜人的數字背後,令人懮思的事仍不容忽視。?
當前,對俄經貿的許多問題,有的是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的,有的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來的,已直接影響了對俄經貿發展。?
1、重視程度不夠,推進乏力。一些縣(市)區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抓對俄優勢不多,難以有大的作為;認為對俄作『富民不富市、出力不得「績」』。受此『政績觀』、自身『利益』和邊貿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難見對俄出口加工企業,甚至出現對俄經貿進出口為『零』的現象,發展緩慢、作為不大。在協調合作上,盡管東寧、穆棱、綏芬河之間進行了區域合作的嘗試,但多數縣(市)區與口岸縣(市)交流甚少,對借助口岸優勢招商引資、上項目研究不夠,對俄經貿發展的大格局尚未形成。同時,一些地方反映,市區在利用口岸優勢招商引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上,在協調縣(市)區統一打口岸牌以及向國家和省爭取政策上,作用發揮不夠,中心城市輻射作用不明顯。?
2、地產品出口所佔份額小,『買南賣南』尚未解決。雖然全市地產果菜對俄出口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地產品僅佔出口總額的5%左右。據了解,服裝、鞋類等幾乎沒有地產品;紡織紗線、織物及織品也僅有地毯、塑料編織袋兩種產品對俄出口,且份額較小;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雖然地產品出口比重較大,但精深加工產品出口少。品種單一、低檔次的出口產品結構,難以滿足俄方市場需求。?
3、進口加工水平較低,對經濟拉動不高。兩個口岸進口的貨物基本都是我國緊缺的原材料,但落地加工份額很小,即使是加工量較大的進口木材,也沒有做到精深加工。近年,牡市從俄方進口原木佔進口貨物量的90%以上,佔全國原木進口量的1/3以上,但落地加工的僅有1/3,並且產品多為指接板、地板塊、中高密度板等初級產品,木材精深加工中高檔終端產品寥寥無幾、微乎其微。同時,廢舊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等其他幾大類進口貨物,幾乎全部都是『原進原出』,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很低。?
4、受政策調整、通關費用高影響,進出口減速。由於國務院?1996?2號文件邊貿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減半征收的『雙倍低扣』操作辦法暫不執行,以及兩個口岸收取的地方規費高於滿洲裡和雞西等地,一些企業轉向異地發展,影響了全市進出口總額。同時,受俄羅斯整頓灰色清關、提高中國產品進口關稅和對俄出口外匯核銷難的影響,對一些地方的出口產生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