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讓發展的觀念更入人心——論增強發展意識樹立良好精神狀態
2005-04-14 09:12: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刊登了評論員的文章《讓發展的觀念更入人心——論增強發展意識樹立良好精神狀態》。全文如下:

  當前黑龍江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是發展相對滯後。改變這種局面的出路何在?在於快發展、大發展。發展是解決我省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全省上下要進一步樹立發展的意識,增強發展的緊迫感與責任感,營造一個盼發展、謀發展、奮力爭先的良好思想氛圍,以昂揚斗志和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項建設事業中。

  樹立發展的意識,當務之急是增強發展的緊迫感。由於歷史原因,我省『相對不發達地區』的帽子已經戴了很多年,發展中一直處於追趕的狀態。近年來,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經濟增長的速度開始加快,效益不斷提高。特別是十六大以來,國家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及扶持糧食主產區政策,給我省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去年全省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1.7%,創改革開放以來最高增幅,工農業生產都呈現出了良好發展勢頭。然而即使這歷史性的突破,同南部發達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去年我省先後組織考察團赴粵滬魯等地學習考察,三地的增幅分別是14.2%、13.6%、15.3%。而且,近幾年來,西部開發、中部崛起的勢頭很猛,都使我們面臨的發展形勢更加嚴峻。

  我們要想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不被邊緣化,就必須有強烈的懮患意識,增強緊迫感,人人以發展為己任,搶抓難得的機遇,珍惜大好時機,多思發展之懮,多謀發展之策,多出發展之力。

  樹立發展的意識,要倡導不畏艱險、埋頭苦乾的精神。多年的計劃經濟管理使我省的許多行業積弊頗多,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危困企業多、弱勢群體大、就業壓力大等諸多困難使我們在發展中如負重前行。面對這些重重困難,如果我們畏縮了,退步了,那麼大發展、快發展就無從談起。前不久曾慶紅同志在我省考察時就講過『對於發展既有一個緊迫感的問題,也有一個精神狀態的問題。』在困難面前展現出什麼樣的精神面貌,事關我們改革的成敗,事關發展的全局。當年王鐵人喊出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誓言,展現了石油工人戰天斗地的壯志豪情。今天,我們創業的各方面條件都有了極大的改善,沒有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光大這些精神,用切實的行動將其轉化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強大精神動力。

  對廣大黨員乾部來說,樹立發展的意識,也是適應先進性的要求、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必然選擇。因為只有努力加快發展,把全省經濟搞上去了,把各項社會事業搞好了,纔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贏得他們的擁戴。因此,各級領導乾部和黨員都應該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把帶領群眾謀發展、快發展作為我們光榮的使命和神聖的職責,任何情況下都不分心、不偏離、不動搖。爭作銳意改革的先鋒,勇當艱苦創業的典范。要不斷地加強學習,認真地領會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方針政策,善於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闢新思路,創造新辦法,實現事業的新突破。要胸懷大局,心系群眾疾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效率,多為民辦實事,做好事。在加快發展中,展現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以振興發展的實際成果來回報祖國、回報人民。

  讓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讓發展的熱情充分激發,使之成為推動我們各項事業不斷前進的巨大動力,正在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以往,一談到我省的發展,人們常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詞來形容面對形勢的嚴峻性,其實,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相生。十六大以來,中央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扶持以及『三農』問題的傾斜政策,對我省來說是絕佳的發展契機。目前全省人民盼發展的意願更切,謀發展的勁兒正足。可謂政通人和。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我省發展正處於一個『順水順風』的階段。萬事皆備,機不可失。只要我們牢固樹立加快發展的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全社會喚起謀發展的激情,聚精會神抓發展,一心一意促振興,只爭朝夕,相信不久的將來,龍江騰飛的宏偉藍圖一定會變為生動的現實。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