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刊登了評論員的文章《讓振興的鼓點更加激越一論增強發展意識樹立良好精神狀態》。全文如下:
振奮精神,加快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我們不論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都不能偏離的主題。省委決定開展的『增強發展意識,樹立良好精神狀態』討論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我省廣大黨員乾部的發展意識,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這不僅是省委的要求,也是全省乾部群眾的迫切願望,更是我省當前搶抓機遇,謀求新一輪快發展、大發展的重要前提。
雨透天方藍,風正業自清。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乾部群眾盡快從我省發生的腐敗案的負面影響中解脫出來。經驗是財富,教訓更是財富,對一個人是如此,對一個地方也是如此。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包括經得起由於個別人出問題而帶來的波折的考驗,纔算真正經得起考驗。懲治腐敗,是我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轉折點,是強化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轉折點,是搞好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轉折點,是對乾部隊伍肌體的一次刮骨療毒。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恰恰也是我們振奮精神,加快發展的一個契機。
振奮精神,各級黨政領導乾部必須首先把精神振作起來,扭轉一些機關的沈悶消極、等待觀望、無所作為、士氣萎靡的狀況,用發展統領各項工作,開創全省加快發展和振興的新局面。就是要帶領乾部群眾團結一致向前看,總結經驗,放下包袱,紮實工作,鞏固和發展我省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大好形勢,重樹黑龍江形象,重振黑龍江雄風,讓振興的鼓點更加激越。
老工業基地振興開局良好,勢頭強勁,為我們振奮精神,加快發展,加快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積極效應已經顯現,國企改革紮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昇級速度加快,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許多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通過開展『招商引資年』和『改善環境年』活動,我省知名度高了,人氣旺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視察東北,意義非同尋常。省委、省政府領導精心謀劃,全面部署,分秒必爭。全省人民群情激奮,斗志昂揚。從全省3800萬乾部群眾心中噴薄而出的熱望和由此產生的力量,正在匯集成一曲全面振興的壯麗交響曲。
尤其重要的是,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一個新的熱點、亮點,為我省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同時,我省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素質較高而又配套的技術隊伍,資源豐富,尤其是能源充足,使我們承接國內外產業和資本轉移的條件更為優越,海內外人士看好黑龍江這塊投資熱土。
面對這樣好的基礎、這樣好的機遇、這樣好的優勢,我們沒有理由不精神振奮。以衝天的乾勁加快發展,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實現大發展,纔是我們應該有的精神狀態。
當前,西部開發、中部崛起的勢頭很猛,我們面臨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嚴峻形勢。所以當務之急仍然是振奮精神,增強發展的緊迫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促進振興發展。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速度能夠多快就搞多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行業率先加快發展。同時要積極采取提速增效、獎勤罰懶、求快治慢等措施,改變效率不高、節奏不快的狀況。進一步推進各級乾部抓工作的主動性,立足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看准的事抓緊乾,有問題千方百計解決,把振興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決精神狀態問題,還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和群眾工作力度,把廣大黨員、乾部、群眾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積極性更好地調動起來。應該看到黑龍江有寶貴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馬恆昌精神和北大荒精神。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弘揚這些精神,深入研究這些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式,力求讓更多的人了解蘊含在這些精神中的可貴品質和精神力量,從而受到教育和鼓舞,轉化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著名詩人郭小川1963年寫下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有這樣四句話:
『繼承下去吧,我們後代的子孫!
這是一筆永恆的財產———千秋萬代長新;
耕耘下去吧,未來世界的主人!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天上難尋!』
這大氣磅礡的詩句,是歌頌當年的北大荒人的,把他們的創業精神『繼承下去、耕耘下去』,其價值是永恆的。讓我們一道重溫並繼承這豪邁的精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奮斗歷程中,譜寫我省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人民幸福的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