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第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2005-04-19 09:13: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9日電 市場在第三產業的資源配置中沒有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壟斷經營嚴重,市場准入限制多;一些行業對非公有經濟和外資也沒有完全放開;新增從事第三產業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仍集中在傳統行業裡

  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近日完成的『對去年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的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04年,黑龍江省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為29.4%,為1998年以來首次降到30%以下。

  另據這份報告,去年,黑龍江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幅度為9.3%,為『十五』以來產業增幅最低的一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僅為18.7%,而北京、安徽等省市該數值為50%以上,遼寧、湖北等省市也超過40%。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田寶強對此認為:『不正常。』

  據了解,當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大約為33%,世界平均水平為64%,一些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為45%。

  據田寶強介紹,西方發達國家和國內發展較快的兄弟省市的經濟發展軌跡表明,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的工業化中期,無論是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還是其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亦或是其容納的勞動力,都會大幅攀昇。而我省不昇反降,這一現象很不正常。

  據省發改委在這份分析報告指出,黑龍江省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化程度低。市場在第三產業的資源配置中沒有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壟斷經營嚴重,市場准入限制多。銀行、保險、電信、民航、鐵路、教育衛生、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等領域,仍保持著十分嚴格的市場准入限制,其它一些行業對非公有經濟和外資也沒有完全放開。

  數據表明,去年,黑龍江省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業等第三產業新興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為36792戶,僅佔總數的5.7%。新增從事第三產業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仍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娛樂業、居民服務業等傳統行業裡。新增的從事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及文化體育等新興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717戶,僅為同期新增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的1.7%。

  田寶強認為,除了市場化程度低之外,黑龍江省城市化實際水平不高、居民收入水平低、人纔稀缺等均是制約我省第三產業發展的因素。

  據了解,為了發展第三產業,省發改委列出了今年的發展重點行業:旅游、現代物流、中介服務業等,同時將推出系列推動和扶持措施。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