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在昆明偽造營業執照遙控哈爾濱官司 騙子冒名討債接連勝訴
2005-04-19 13:32:4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9日電 幾年前,外地一家企業與後來並入省證券公司的黑龍江綜合證券交易營業部因二百萬元債務產生糾紛,外地企業委托討債公司將省證券公司告上法庭。沒想到,被委托人在訴訟期間,因觸犯法律被判刑,這場訴訟被擱置下來。

  一段時間後,罪犯刑滿釋放。見打官司有利可圖,於是,他以企業的名義私刻公章又把這場債務官司撿了起來。不久,他竟然真的打贏了這場官司。

  在案件進入執行階段時,檢察機關在調查一起瀆職案的過程中揭穿了他的真實身份,騙子再次被判刑。

  觸犯法律,告別人未成自己先入獄

  趙執忠(化名)原系上海市青浦縣公安局大盈鄉派出所所長。1989年,他因受賄罪、貪污罪、流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993年8月因在獄中表現良好,被減刑1年6個月。此後,某部門為他辦理了服刑外借,趙執忠得以出獄。

  趙執忠頭腦靈活,有經濟眼光,再加上他有公安機關工作過的經歷,熟悉法律,社會上又有一定的關系,出獄後他開起了一家名為××維權諮詢有限公司,其實質就是一家討債公司。

  當時,三角債是困擾國企的頑疾。趙執忠這家公司開起來之後,就像其他為數不多的同類公司一樣如魚得水,公司很快就接了幾單實惠的大買賣,掙了不少提成。

  有了錢,趙執忠擴大了公司的規模。他自稱是准備下海經商的公安人員,高薪聘任了幾名原在司法機關工作過的離退休人員,還印制了冠有『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察總隊』或『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一支隊』的名片。

  1994年7月,趙執忠正坐在辦公桌後面抽煙,原上海廣播電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走進了他的辦公室。向對方了解情況後,趙執忠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這竟然是一單220萬元的大買賣。

  原來,1993年7月,這家電子公司欲向黑龍江省綏棱一家林業物資經營公司購買一批鋼材,按綏棱公司要求,原上海廣電公司將220萬元的預付款匯入其公司的擔保單位黑龍江省綜合證券交易營業部。但最終綏棱公司沒有供貨,原上海廣電公司即向營業部追討該筆預付款,雙方由此產生了債務糾紛。從法律上來講,營業部此時應是債務人。上廣電將這筆債務交給趙執忠的討債公司,趙可從中得到約20%%的回扣。

  1994年八九月份,趙執忠代表原上廣電將黑龍江省綜合證券交易營業部訴上法庭。為了處理相關事宜方便,趙執忠提前來到了哈爾濱。此時的趙執忠身穿公安制服、佩戴一級警督標志,先後五次以這種身份討債。

  實際上,趙執忠表面上咄咄逼人,暗中他也被人調查。雖然身穿警服,可趙的身份仍然是服刑犯人。一天,趙攜帶哈爾濱某夜總會的女招待朱某剛剛走出夜總會,一副冰冷的手銬就銬在了他的手腕上。

  1995年12月12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招搖撞騙罪,判處趙執忠有期徒刑一年,連同前罪尚未執行的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

  1996年,原上海廣播電子公司歇業,該公司與趙執忠的委托關系自然終止。上廣電與黑龍江省綜合證券交易營業部的債務官司就此擱置。

  用假執照打官司連連勝訴

  2000年的一天,省證券公司的某領導正埋頭於成堆的文書當中伏案工作,一份開庭通知引起了他的注意。通知稱,省證券欠款一事,上廣電再度訴至法院。

  此前,經省人民銀行批准,黑龍江省綜合證券交易營業部已被並入省證券公司,公司合並,營業部的債務也被帶入省證券公司。債務糾紛案第一次訴訟是在6年前,而且上廣電1996年歇業,本案為什麼會在時隔6年之後,上海廣播電子公司已經不存在的情況下,又被重新提起呢?

  經查詢,這次上廣電的委托人是個名叫王國良(化名)的哈爾濱人,他按照法律程序聘請了兩位律師,他們的手中有全套的上廣電訴訟材料。看來,這一次上廣電鄭重其事要和省證券公司對簿公堂。省證券作好了應訴准備。

  但省證券公司的相關人員不知道,讓他們重上法庭的其實並不是上廣電,背後主使委托人提起訴訟、討要上廣電巨款的竟然還是上次的那個趙執忠。

  原來,1998年趙執忠刑滿出獄,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頗感力不從心。網絡、IT這些新興行業對他來說如同隔山,無奈他又撿起了老本行———要賬。出獄不久,趙執忠就聽說上廣電的那筆賬還沒清呢,於是,就通過熟人找到了哈爾濱的王國良。老趙稱,他替上廣電要回這筆錢的一半是他的酬勞。自己可以在收入中分出52%%給王國良。隨後又是一通神吹,稱他現在是某公司的經理,公司在許多地方都有產業,這些話把王國良弄得昏頭轉向。最後,王不但同意出面,而且同意雙方合作采用風險代理的方式,收賬之前產生的所有費用都由王墊付。到案發時,王已經心甘情願地墊付了十多萬元。

  2000年,案子再次開庭。八九月份的一天,王國良應律師的要求給當時在昆明的趙執忠打電話,要求他傳過來一份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此時,營業執照包括印章都隨著上廣電的歇業被當地工商局收回。趙執忠偽造了一份上廣電營業執照的復印件給王國良傳了回去。王通過律師將該偽造的材料提供給了法院。法院竟然將這份偽造的材料作為證據采信。1999年至2001年之間,老趙在昆明『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遙控哈爾濱的官司。

  2001年8月,此案原告勝訴並進入執行階段。2001年8月和2002年5月,法院共從省證券公司執行回近二十多萬債款,根據趙執忠提供的劃款證明,這筆錢一部分劃到某美容中心的賬面上,其他的用於還賬,剩下的趙和王分掉。

  2002年9月,哈爾濱中級法院查封了黑龍江省證券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法人股合計二百萬元,准備拍賣。

  騙子再入獄,糾紛沒終結

  就在趙執忠節節獲勝的時候,哈爾濱市平房區人民檢察院在查處由省政法委批辦原省銀行綜合證券部某部門經理涉嫌挪用公款並瀆職犯罪案過程中發現,上廣電訴省證券一案原告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系偽造。

  2003年2月28日,趙執忠被刑事拘留,4月4日被逮捕。

  後來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趙執忠刑滿釋放後,於1999年至2001年期間,自行委托王國良討該筆款項,王繼而委托律師向哈爾濱中院提起訴訟。其間,被告人多次向王提供證據材料,並偽造一份上海廣播電子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通過律師將該偽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提供給哈市中級法院,致使上廣電勝訴。

  法院認為,被告人行為已構成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被告人刑滿釋放後五年內又犯罪,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2003年12月19日,哈爾濱平房區法院判決趙執忠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趙執忠三度入獄,案件告一段落。但對省證券公司來說,這個由騙子提起的訴訟案件還遠沒有結束。按理來說,此案早已超出訴訟時效,債權人不能再通過法律的手段討回債務。但他們至今還沒有收到省高院的改判判決,從法律上來講,省證券公司仍然是被執行的債務人。

  今年4月份,隆正公司再次接到了一個自稱是上廣電公司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他們要求追認這筆債務的債權。

  律師郝曙華認為,債務清償本是企業責任,但他人冒用企業名義進行訴訟,並將訴訟成果據為己有,這是一種犯罪行為。『就本案來說,』郝曙華表示,『騙子正是利用國有企業改制的機會,利用企業的死賬通過訴訟的手段進行詐騙。』這種情況已經形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一個途徑,應當引起全社會特別是司法部門的關注。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