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嫩江縣城市污水入江前的最後關口——露天氧化池形同虛設。 |
![]() |
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清澈的嫩江上游。 |
東北網4月19日電 16日,北源記者團對嫩江上游嫩江縣段進行了踏查。在對四個踏訪點進行調查後,隨行專家告訴記者,嫩江縣在上游周邊縣市中城鎮水污染屬較輕類型,但對嫩江水質和周邊環境也構成了一定威脅。
一年變成無魚河
8時30分,記者一行踩著泥濘來到了喇嘛河邊。這條小河有四五米寬,水面漂掛著塑料袋、碎布片等垃圾,剛剛化開的灘涂上,還有兩只死鴨子。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如今河裡的魚和一年前相比已經基本沒有了。
嫩江縣環保局白忠文副局長介紹說,喇嘛河是穿越城區污染危害最大的納污水體,它接納鐵東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污水,並裹著雨水衝刷下來的垃圾糞便,形成了一條髒水河。
資料表明,這條小河每年排入嫩江的廢水約90萬立方米,如果該縣的淀粉廠和蛋白質絲廠投產,喇嘛河將接納更多的有害污染因子。
建築垃圾堆灘涂9時許,當記者踩著沒膝的積雪趕到嫩江邊時,一種奇怪的景象映入眼簾。水泥、磚塊等裝修垃圾一堆堆地沿江堆放,竟然延綿出了千餘米。
東北農業大學水利學院博士生導師馬永勝教授說,這些裝修垃圾在開江後不但會阻礙航道,對水質也會產生危害,這些固定垃圾在江水中分解需要很長時間,分解物對魚類生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氧化塘形同虛設
9時30分,記者一行來到了城西氧化塘。在跋涉過一段尺把深的積雪和泥水混合的路後,一片有兩公頃的水面展現在眼前,遠遠地就可以聞到一股濃濃的臭氣。這片水面在距江50米處有一個排放口,又形成一道臭水溝後注入江中。
據白忠文副局長介紹,城西氧化塘並沒有起到真正處理污染的功能,全年有360萬噸生活廢水直接灌注嫩江乾流,惡化了嫩江主體。馬教授告訴記者,這個氧化塘形同虛設,由於沒有濾化環節,塘內缺少植物,污水基本是未經淨化。
馬教授現場測算了一下,該溝每秒向江中排放污水約0.6立方米,按這個枯水期數字推算,該溝一年向江中排放的污水也有200萬立方米。
濕地多跑馬佔荒
在城西郊區,可以看到道路兩旁的壩內灘涂濕地均被破壞。居民不但在上面傾倒各種垃圾,取土還在上面留下了一個個大坑小坑。濕地上生長的植物幾乎全部消失,一些地點還被居民開出了自留地。
10時許,記者一行來到了甘河入河口段。在防洪堤內,又看到了大面積濕地被居民佔用,不少地點還建起了民居和庭院。
馬教授建議,這片濕地是理想的城鎮污水處理地,如果把城西氧化塘建在這裡,將會取得理想效果。而白忠文副局長則表示,開始縣裡也是這樣計劃的,但還沒有實施計劃,居民就已經開始了『圈地運動』。
在不遠處的白臉山,甘河水的潔淨與嫩江水的渾濁形成了鮮明對比。
『過了山不遠處就是建設中的尼爾基水庫了,這樣的水質怎麼蓄積!』白副局長說。據了解,嫩江縣每年對污水處理的經費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