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20日電 在哈爾濱市某外企上班的小汪最近忙著籌備結婚,可陪未婚妻在買結婚戒指和各種首飾的時候,卻遇到了讓他頗為頭疼的問題。他逛遍了哈市大大小小的珠寶行,越逛越困惑:怎麼同樣的鑽石、玉飾品各家店的價格、名稱都不一樣?記者近日對哈市珠寶市場進行了調查。
珠寶市場混亂
在道裡區友誼路的一個玉石市場裡,記者發現各種小掛件的價格相差十分懸殊,而且大多沒有鑒定證書。一位銷售商告訴記者,珠寶玉器的鑒定很麻煩,費用也很貴,所以一般的小掛件商家很少鑒定。在哈市的一些金銀飾品店中,記者發現,標價三千多的鑽石戒指,花一千元就可以買到,有的折扣竟低到一折出售。
鑒定證書竟批發
針對目前哈市珠寶市場無序的狀態,19日,省寶玉石協會在省國土資源廳召開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討論如何整頓、規范我省珠寶玉石及金銀飾品市場。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張亞彬說,目前我省珠寶玉石市場存在四個問題:珠寶玉石的質量難以保證;鑒定關難把;價格混亂;質檢證書版本不一,一些鑒定機構為牟利竟出售鑒定證書。張站長說,目前一些珠寶經銷商為逃避本省嚴格的質檢關,私自到外省一些小的鑒定分支機構作鑒定。一些小型鑒定機構根本不作鑒定,直接將證書成批賣給經銷商或廠家,有些低價的纔七八元一份。這是完全違規的,也是讓珠寶鑒定部門最頭疼的事。
金銀飾品中『注水』
省金銀質量監督檢驗站李亞站長說,目前我省金銀飾品市場也存在一些問題,廠家最常用的一種欺騙手段就是在飾品含量上做手腳,高明一些的廠家會在飾品中加入一些熒光譜線與主體元素接近的元素物質,如鉑金飾品中加銥,銀飾品中加鉻(Cd)。而且銀中加入的鉻對人體和環境都會產生很壞的影響。李站長說,每年該站都會接到消費者來檢測首飾的案例上千件,其中三成左右的金銀飾品都存在問題。據了解,省金銀質量監督檢驗站對飾品檢驗的標准為10克以下的飾品,檢測費為每件7元;超過10克的飾品,每增加1克加收0.7元。
開展行業自律
據省寶玉石協會會長徐飛鵬介紹,為了不斷地推進行業自律誠信建設,該協會將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對我省珠寶市場進行不定期的調查和檢查,接受消費者的投訴,並將有關調查情況向國家有關部門匯報。捷夫、周大福等206家珠寶企業紛紛表示將以身作則,堅決支持和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工作,規范行業行為,協調同行價格爭議,使我省寶玉石行業市場規范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