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之爭
2005-04-20 22:43:36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731部隊本部大樓(資料照片)

  ·『731遺址』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滅絕人性的細菌戰試驗基地遺址。

  ·目前成功申報世界遺產的戰爭遺址有兩處,波蘭奧斯維辛遺址和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

  【前言】:『731遺址』要申報世界遺產的消息,2002年經新華社報道後就在社會上引起過爭論。而據《生活報》最新報道,由國家知名專家規劃設計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保護與利用規劃》最近獲得黑龍江省發改委的批准,『731遺址』將改建成世界戰爭遺址公園,公園的面積是現『731』罪證陳列館的三倍。報道說,這標志著『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工作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恰逢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因此,該報道再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論。爭論的焦點圍繞在『731遺址』可否作為文化遺產去申報世界遺產。那『731遺址』申報世遺的的價值何在?『731遺址』申報世遺的可能性如何?專家對此如何看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文化官員和專家。緣起:『731遺址』申遺源於何?

  據報道,『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的想法始於1996年。

  哈爾濱市社科院『731』研究所所長金成民說,『1979年,二戰三大遺跡之一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申報世界遺產成功。17年後,二戰另一重大遺跡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也成功申報世界遺產。這兩次申遺的成功對『731』罪證陳列館是個啟發。』金成民說,『731遺址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它不同於廣島原爆遺址,而且要比一個種族滅絕另一個種族的奧斯維辛大屠殺的性質更為惡劣,因為731部隊的罪行是以犧牲整個人類為代價的。奧斯維辛遺址(1976)及廣島原爆遺址(1996)已經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我們也應該把這項工作做好。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的目標堅定不移。』

  據『731』罪證陳列館館長王鵬介紹,申遺工作在2002年進入系統規劃階段。

  2000年5月,經過專家的多次論證,『731』遺址這個二戰中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得到了首期開發保護。哈爾濱市動遷了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上的120戶居民和11家企業,並對核心遺址進行部分挖掘,一些證明731部隊當年犯下罪行的實物得以重見天日。這為『731』罪證申遺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當年12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為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保護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設計,此後又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去年9月,由省發改委、省文化廳、省旅游局及文博專家組論證,通過了該規劃。

  目前該規劃已經得到省發改委的批准。按專家設計規劃,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將改建成世界戰爭遺址公園,公園的面積是現在『731』罪證陳列館的三倍。討論:『731遺址』申遺的價值與必要

  『731遺址』要申報世界遺產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激烈辯論,爭論的焦點圍繞在『731遺址』可否作為文化遺產去申報世界遺產?它的價值何在?對此,許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731』研究所金成民所長說,申報世界遺產內容規定,『給人類造成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遺存』可以申報。正因此,奧斯維辛集中營和受原子彈爆炸之害的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都成功地申報了世界遺產。而『731』罪證與奧斯維辛集中營一樣,都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他指出,731遺址是我國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應該真正成為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世界反法西斯教育陣地。

  王鵬說,『731』罪行是反人類的,它不光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就是要擴大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這段歷史,更好的維護世界和平。

  一位作者晏揚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說,對於『731遺址』將建成世界戰爭遺址公園,他表示贊成;而對於其申報世界遺產持保留態度。因為『731遺址』根本不是什麼文化遺產,而是一種反文化『遺毒』,『731遺址』體現的是『一種弱肉強食的侵略文化,一種慘絕人寰的血腥文化』,將這樣的『文化』申報世界遺產是一種錯位。

  人民網網友薛克智對此反駁。他說,與世界聞名的奧斯維辛遺址公園相比,『731遺址』對研究戰爭史、揭露二戰日軍軍國主義的侵華暴行、以及昭示後人企盼永久和平具有更獨特的價值。毫無疑問,『731遺址』這一罪惡的歷史陳跡,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是多方面的,也是震撼人心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更具有文化的意義,更值得人們認真保護下去。

  國際在線網友何勇海說,要是在以前,我也會反對將『731』罪證申遺。而如今,日本政府不僅淡化南京大屠殺,不道歉,反而公然審定通過日本右翼勢力提出的歷史教科書。教科書問題的實質是日本能否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能否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年青一代。在此時,就要拿出『731』遺址這樣的罪證來,看是日本的歷史教科書真實,還是『731』遺址更具說服力。實際上,『731』罪行只是在東南亞地區被痛恨,而歐美普通人很少知道,通過申報世界遺產,可以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是如何處心積慮地篡改歷史、粉飾自己的。

  IP地址:211.134.151.的人民網網友:我參觀過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不能否認那確實也是一場悲劇。但日本人把那裡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以此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受害者的樣子,得到世界不少的通情和憐憫。原爆的遺存使日本由一個戰爭販子變成戰爭的受害者,中國作為真正的受害者為何不能讓731的遺跡以更為莊重、更為靈活的形式呈現給世界,揭穿日本的騙局並且永遠讓世人銘記。

  國際在線網友網友張若漁認為,這種爭論大可不必。『731』罪證成為世界遺產固然可喜,不能成為世界遺產,絲毫也不會減少『731』罪證的歷史意義。我們必須明確『731』申請世界遺產的初衷:還原歷史真相,揭露侵華日軍的野蠻暴行,給後人以警示,昭示世界和平。如果抱著這種一種動機去『申遺』,或許我們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

  新華網網友彭聯聯認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門專業性和技術性都非常強的工作,普通民眾當然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但是我們更要思考的是:歷史的真相是不是需要揭露?民族的苦難是不是需要銘記?而這些我們如何纔能做得更好?專家:爭論無益重在行動

  『731遺址』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的世界遺產預備清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文化與傳播處處長劉江接受記者的采訪說,『還不知道這件事情,沒有接到任何相關的申請材料』。

  人民日報文藝部資深記者劉瓊聽到這則報道的第一反應是,『731遺址』離實際申報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她說,『731遺址』可以教育後人勿忘歷史,告誡人類遠離戰爭,熱愛和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人文意義,應該進行良好的保護,只要滿足條件,『731遺址』可以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但申報世界遺產是一項非常復雜、有嚴格程序的長期性工作,且世界遺產要求文物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而731部隊遺址要改建,還要擴建,那勢必破壞文物的完整性。

  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對記者說,我沒有去考察過『731遺址』,不知道它是否具備申報的條件。因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先要看它是否具備提名《世界遺產名錄》的六項條件,如果具備,先通過驗證進入中國的世界遺產預備清單,然後纔有資格申報世遺。而中國今年計劃申報的世界遺產是澳門,明年申報的項目也已定好。以後中國每年也只有一兩個名額,但申報世遺預備清單還有長長的名單排著,『731遺址』要申報世遺,還遠。

  申遺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呂舟認為,現在討論『731遺址』申報世界遺產雖然有好處,因為這是人類對那段歷史的記憶和見證,應該好好保護,使全世界的人們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但目前『731遺址』離申報世界遺產還有很遠的路,需要當地政府加強保護,使它具備《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基本條件,而非簡單的談申報。在我們國家,有很多重要的等待保護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對每個項目都需要做深入地研究和論證,從整體上去衡量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此來確定申報的可能。

  國家文物局世界遺產處處長郭旃說,隨著國人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意識增強,以及由於世界遺產稱號能給所在地帶來榮譽和顯著的旅游、經濟效應,一些地方准備申報世界遺產的熱情昇溫不斷。我們需要重新研討國人對世界遺產價值標准觀念的准確度,比如有些文物雖然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因為曾經被移動過位置,因此不符合世界遺產的標准;還有一些保護管理水平令人不滿意,保護范圍沒有嚴格劃定,沒有嚴格的保護管理法規,沒有特定的管理機構和人員的項目,也有可能被從清單上剔除。資料:申報『世遺』的條件及相關知識

  申報『世遺』的條件

  1972年11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l條規定:在本公約中,以下各項為「文化遺產」: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通俗地說,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條件有4個:一、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二、有充足的法律依據;三、歷史比較久遠;四、現狀保護較好。

  而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方可獲得批准。

  1、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纔傑作;

  2、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3、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4、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范例,展示出入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5、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范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6、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它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纔能成為列人《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

  侵華日軍『731』部隊遺址

  『731』部隊遺址是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建立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滅絕人性的細菌戰試驗基地。臭名昭著的『731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最高統治者下令組建的一支細菌戰秘密部隊,其研究中心於一九三二年在哈爾濱設立。該部隊在一萬多名中、蘇、朝戰俘和平民的健康人體上進行包括活體解剖和鼠疫病菌培養在內的大量慘無人道的試驗,『研究成果』投放戰場,致使二十萬人死傷。這個部隊當時已具有可以將人類毀滅數次的細菌武器生產能力。

  二戰結束前,日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基地大部分設施。而美國相信這些研究數據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同時,美國不希望任何其他國,特別是蘇聯得到這些數據用於研究生物武器。因此,作為獲得這些數據的交換,美國不以戰爭罪起訴731部隊的軍官。日本於是將試驗資料移交美軍,後被用於朝鮮和越南戰場,對戰後西方細菌戰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731』部隊部隊的大部分戰犯至今未能受到應有審判。

  世界文化遺產之奧斯威辛集中營殉難者紀念館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裡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該集中營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裡,是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營的總稱。1947年7月2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舊址被闢為殉難者紀念館。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見證這段歷史,每年有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參觀,憑吊那些被德國納粹分子迫害致死的無辜者。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