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10年筆耕7易其稿 哈爾濱一退休工人出版百萬字哲學著作
2005-04-21 09:53: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明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21日電 記者4月16日在市社科院組織的《論現代人類社會發展方向》著作研討會上了解到,這部5卷高達百萬字的哲學著作作者竟是我市一名退休工人。

  作者馬興和,男,今年56歲,原哈爾濱市風華機器廠工人。早在1965年,馬就讀哈爾濱航空學校時,就對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產生興趣。1969年,哈爾濱航空學校轉為風華機器廠,馬成為總成車間的技術工人。由於家在外地,馬長年住在集體宿捨,和好多同事不同,馬業餘時間特別愛看書,不但到廠圖書館借書,還利用家人在家鄉圖書館工作之便,寫信給家裡把書目列出來,由家裡人將書郵寄給他。

  平時下班後,馬抓緊時間讀書看報,每天晚上都讀到很晚,廠裡人都知道他愛學習,而且理論水平比較高。有些同事認為他人怪,『關心的是些沒用的事兒』;有些同事比較理解他,認為他是業餘理論工作者。1981年,馬結婚搬出了集體宿捨,妻子對他的理論研究雖沒有深刻認識,也難以產生共鳴,但依然給予了很大的理解與支持。

  1994年1月21日,馬患鼻竇炎入院治療,在病床上萌發了寫一本著作,闡述自己對事物看法的想法。從那時起,馬每天白天到工廠上班,晚上一寫就是六七個小時,有時早上剛剛睡醒,腦中迸發出新思路,立即起身將其記錄下來。當年5月8日,60多萬字的書稿寫就。此後10年間,隨著研究視角不斷擴展,馬先後7次修訂書稿,書名最終定為《論現代人類社會發展方向》。

  2004年6月,這部105萬字的哲學著作正式出版。書中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從社會哲學角度探討人類社會發展方向,內容涉及思想文化、經濟政治、民族家庭等社會各個方面。長期伏案筆耕不輟,使他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患上了脊椎管狹窄,手腳麻木行動不便,並伴有肺炎、腸炎、腎炎、氣管炎等多種慢性病,多次入院治療。

  研討會上,省內外專家對該書予以評價,多數與會專家表示,這本書的部分觀點雖尚有待商榷,但作者作為非專業理論工作者,能夠長年堅持刻苦鑽研、寫出如此鴻篇巨著,這種精神和成就令人驚嘆和欽佩。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