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一少年出身不幸 被老師疑偷盜撞火車自盡
2005-04-21 10:11:3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李永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21日電 瞬間,稚嫩的身軀與火車極速對撞,花季少年血濺當場!

  4月4日,對於家住黑龍江省阿城市的王鳳環女士而言,是個黑色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她心愛的兒子李揚揚突然慘死在鐵軌上。走時,兒子只有17歲,穿著她剛剛洗過的衣服,背著她親手遞過的書包……

  目睹慘狀,王鳳環當場昏厥。呼嘯的火車帶走了她唯一的兒子,也帶給了這個原本不幸的家庭一場無以復加的災難……

  在整理兒子的遺物時,警方意外地發現了書包裡的一封遺書,盡管不足200個字,卻讓正承受喪子之痛的王鳳環心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生死時速花季少年撞向火車

  借助阿城市警方的調查,記者了解了悲劇發生時的驚人一幕。

  4月4日下午2點25分,在距阿城站不遠處發生一起嚴重的火車撞人事故。據火車司機回憶,當時有一個男孩突然出現在距火車頭不足300米的地方,他鳴笛示警可對方無動於衷,因車速太快,火車最後將男孩撞出很遠,孩子當場死亡!警方在現場發現書包,確定孩子是附近學校高二的學生李楊揚。

  當天的情形,更是母親王鳳環記憶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痛。

  『大約下午3點40分左右,我正和鄰居在家裡嘮嗑,突然接到學校的電話說揚揚出事了。我趕緊跑到學校,老師們說先領我到派出所去。當我們經過跨越鐵道線的小橋時,我突然發現了一群人正在鐵軌上圍觀,頓時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我想過去看,老師們一再阻攔,這讓我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我發瘋似地跑下橋衝了過去,只看了一眼,眼前就一片漆黑……』當場昏厥的王鳳環被老師們抬到了醫院,經過搶救纔漸漸蘇醒過來。

  『兒子,你為什麼這麼傻?為什麼不要媽媽了?』在醫院的病床上,目光呆滯的王鳳環精神幾近崩潰。在她時斷時續的講述中,記者了解了這個家庭曾經的不幸———

  2003年8月,揚揚的父親因盜竊罪被判刑5年,一年多的時光,母子倆相依為命,家中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靠王鳳環每天起早貪黑地往返哈市販賣水果。『我每天早上4點起來,給揚揚做好飯後就去趕第一班車,晚上9點半左右准時回來等兒子下晚自習後一起吃飯。』王鳳環說,盡管日子清苦,可讓她最為欣慰的是,兒子揚揚非常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我一天給他兩塊五的午餐費,可孩子從來都是省下,中午騎自行車回家簡單吃一口,省下的錢都用來買書了。回家後,他很少出去玩,就是躲在屋裡看書。』

  『孩子當天中午在家吃飯時,沒有一點兒反常,飯吃得很多,鄰居還和他開了一會兒玩笑。離開家時大約11點50分左右,是騎自行車走的,還說下午有兩堂考試,12點20分開考。』在痛苦中回憶兒子事發前的所有表現時,王鳳環說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兒子會以這種極端的方式離她而去。恰在這時,警方在整理揚揚遺物時的意外發現,讓她再度陷入莫可名狀的痛苦裡。

  一封遺書透露少年自殺動機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壓力讓一個花季少年如此絕望?警方的發現,到底又揭示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4月10日,記者見到了揚揚寫給母親的遺書———『媽媽,對不起你,但我實在是太委屈了,我什麼也沒有做。媽媽,不好意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我無法報答,但同學們及老師對我的看法我實在受不了了,媽媽我走了,你教我的我永遠忘不了。老師與同學們為什麼那樣懷疑我呢?我什麼也沒有拿。我的家庭雖然不太好,但我非常地守本分,不會拿人家的東西的,今天的考試有太多的同學與老師刺激我了,我走了,我永遠是您的好兒子。』

  經警方核對,確系李揚揚本人的筆跡,這也讓警方最終確定了自殺的結論。從遺書中,王鳳環說她可以隱約推斷出,出事前兒子是因為感覺老師和同學們懷疑他偷了東西而感覺到非常的委屈,而出事當天,別人的非議更是給了兒子致命的打擊。

  那麼,究竟出事前兒子在學校遇到了哪些事兒?事發當天,又有什麼事情發生?4月12日出院後,王鳳環先後幾次來到阿城市繼電中學了解情況。『老師說孩子當天的確來考試了,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可他提前30分鍾就交了卷,並且卷子也答完了。幾天後判出的分數是61分。當時有同學看見他是騎著自行車走的。大約3點鍾的時候,學校接到了派出所有通知,纔知道孩子出事了。我一再問學校,孩子在學校到底出了啥事,可他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學校的一位副校長說,孩子出事他們非常同情,但學校並沒有責任。』王鳳環說,學校在事發後的態度讓她不能接受。『老師說孩子當天的確來考試了,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可他提前30分鍾就交了卷,並且卷子也答完了。幾天後判出的分數是61分。當時有同學看見他是騎著自行車走的。大約下午3點鍾的時候,學校接到了派出所的通知,纔知道孩子出事了。我一再問學校,孩子在學校到底出了啥事,可他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學校的一位副校長說,孩子出事他們非常同情,但學校並沒有責任。』王鳳環說,學校在事發後的態度讓她不能接受。

  兩種說法圍繞少年真正『死因』

  4月13日,記者來到了阿城市繼電中學。校方全權委托該校的法律顧問、阿城市金京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田主任接受采訪。田主任說:『慘劇發生後,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態度也很積極,曾買了慰問品到醫院看望過孩子的母親。在詢問孩子的四姨時,學校了解到事發的前一天晚上,李揚揚曾在半夜11點敲她家的門,說想和四姨談心,但沒有涉及在校的情況,這說明孩子已有反常表現。另外,3月末的一天,孩子曾找到班主任房老師,跟老師說他剛剛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罪犯,以前母親一直說他父親出門打工了。同學們知道後都在私下議論他,他真的抬不起頭來了。見孩子有些反常,班主任在開導他之後,曾與她母親溝通過,讓其勸慰一下孩子。李揚揚是個非常懂事的好學生,成績在班級的10名左右,出了這樣的事兒學校非常惋惜,也願意資助一些喪葬費。學校化學實驗室確實門鎖被撬過,但並未丟什麼東西,學校也未懷疑到學生。』

  揚揚的母親王鳳環說:『孩子的父親是2003年8月判的刑,關押地離家不遠。最初,怕影響孩子學習沒敢告訴他,可後來孩子從表弟那裡知道了真相。2004年春節前,揚揚和母親一起來到監獄探望過父親,父子倆談了很多的話,揚揚一直勸父親好好改造。回來後,孩子的心情很好,說一定好好學習等父親回來。後來,每逢年節他都會和家人一起去探監,父親的事兒並不會造成孩子自殺。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著和我說學校老師的什麼東西丟了,老師和同學懷疑是他偷的,還有人說過「爸爸是盜竊犯,兒子也是賊」這樣的話;我勸完他後,孩子又去敲隔壁四姨的門,說的也是自己受委屈的事。孩子找過班主任,可說的也是學校丟東西被冤枉的事兒。孩子走後,家人多次來到學校周圍打聽詢問,有人說丟東西的是教物理的女老師,好像是一個耳墜。我們去找物理老師,學校說她休產假了,物理老師丟東西一事,他們還不清楚。去找過揚揚班上一些學生,可他們都回避談這件事兒。』

  聲聲嘆息不該凋零的花季

  4月11日,王鳳環和家人來到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得到的答復是『自殺證據確鑿結論准確無誤,不存在刑事問題,追究民事責任可直接到法院起訴。』

  4月13日,一家人來到阿城市人民法院立案庭,辦案法官在聽完陳述後認為,立案可以,但家屬一定要慎重考慮訴訟風險,訴訟費是標的額的4%。幾千元的訴訟費用,再次令家境貧寒的一家人陷入困境。

  4月15日,一家人來到哈爾濱找到多家律師事務所諮詢,而律師們無一不表示『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官司很難勝訴』。因為,除了一紙遺書,揚揚的家人手中幾乎沒有其他任何人證。

  采訪中,王鳳環一再告訴記者:『我並沒有訛學校的意思,孩子死了,又留下了遺書說自己受了委屈,作為母親,我只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想了解當天孩子在學校都發生了什麼事,給孩子在監獄裡尚不知情的父親一個交代。』

  4月17日,兒子在太平間停放了13天後,無力再支付停屍費的王鳳環將兒子的遺體火化。

  采訪結束時,記者再一次來到揚揚生前居住的小屋。這間只有幾平米的簡陋的房間中,堆滿了各種書和練習冊,也堆滿了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用涂改液寫在書桌一角的『努力、智慧、勤奮、刻苦』還是那麼醒目,然而它的主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花季少年就這樣走了,不禁讓人扼腕嘆息。悲劇的發生,從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挫折教育的敗筆。家庭發生變故的孩子,他的心理壓力很大,心靈已不堪重負。對於這種孩子,學校應及時掌握他的家裡情況,對其進行心理教育,增強其抗挫折能力,也應教育好周圍的同學正確對待這種孩子,給他們寬容和愛護;而家長應時刻關注其一舉一動,在情感和生活上給予疏導,為其情緒把脈。

  但願我們的家長和學校能從中吸取教訓,為孩子的心靈橕一把『傘』,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靈,度過健康的人生。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