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打造核心競爭力 黑龍江農機橫跨三村地 萬畝良田連片耕
2005-04-24 18:01: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4日電 題:打造核心競爭力黑龍江農機橫跨三村地萬畝良田連片耕

  三個村,萬畝田,聯合整地。海倫市東林鄉東方紅農機作業合作社把大農機作業的文章做出了『味道』。

  4月,記者踏上這片耕地。抬眼遠望,黑黝黝一片,與別處耕地相比,腳下的泥土格外松軟。

  這片耕地橫跨東方紅、平安、戰勝三個村。東方紅農機作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成告訴記者,土地如此松軟,是因為春耕前統一用大機械實行了標准化深松整地。

  上一年,這片土地還是硬邦邦的,三個村的300多戶農民在土地上『各自為政』。一家一塊地,各種各的,這種狀況在農村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將一個村土地相鄰的農戶聯合起來耕種已經不易,將村與村之間的土地連成片,用同一標准整地,難度可以想象。東方紅人用魄力解開了這個結。

  說起連片整地,東方紅村56歲的朱信懊悔不已。2003年東方紅農機作業合作社組建後,用村頭5000畝地作試驗,朱信家的30畝地在范圍之列。王成找他以地入股時,他一撇嘴:『我都種了36年地,還不比你們強?』

  那一年,想法如朱信的農民把地換給了想入股的農民。

  整地時,國家給合作社投資100萬元購買的幾臺大機械在地裡乾得熱火朝天。朱信表面不以為然,心裡卻鉚足了勁要『比試比試』,伺候地比往年更加精心。

  種子下地不到兩個月,朱信就坐不住了,眼瞅著合作社地裡的豆苗蹭蹭長,而自家地裡的苗乾施肥也長不快,到2004年7月,合作社種的豆苗比他種的高出整整15厘米。

  看著高高的綠油油的豆苗,參加合作社時心有疑慮的農民放心了,沒參加合作社的農民心裡直發癢。

  打那以後,王成把目光投向了附近村屯,他走訪了本鄉的十多個村,邀請各村領導和村民代表來試驗地參觀,而附近鄉鎮的村民聽說這裡的豆苗長得又快又高,也都結伴而來。一時間,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秋收時,合作社用大機械整地的大豆畝產170公斤,而農民用小四輪整地的畝產還不到150公斤。村裡僱小四輪整地每畝收12元錢,而大機械因連片作業,降低了成本,每畝只收10元錢。

  村民們『服』了,他們紛紛要求『東方紅』為他們整地。

  於是,與東方紅村土地相連的戰勝村、平安村,與『東方紅』簽訂了標准整地合同。橫跨三個村的萬畝土地突破性地實現了標准化深松整地。

  在『東方紅』的辦公室裡,記者看見了『三、三』耕作制田間作業規劃圖,合作社計劃用三年時間將大機械出現在全鄉的每個村屯,實現全鄉用同一標准連片整地。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