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勃利:『三駕馬車』拉動縣域經濟駛上快車道
2005-04-26 18:12: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6日電題:勃利:『三駕馬車』拉動縣域經濟駛上快車道

  黑龍江省勃利縣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12.8億元,2004年增加到22.8億元,年均遞增15.5%。2000年工業提供的財政收入為3407萬元,佔全縣財政收入的48.6%,2004年工業提供的財政收入達到9600萬元,佔全縣財政收入的72%,比2000年提高了23.4個百分點。

  這樣一組數據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城何以在短短四年時間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如何跳出農業走上工業立縣的道路?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勃利縣。縣委書記趙恆太介紹說,幾年來,勃利縣通過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深化企業改制、投善環境促招商這『三駕馬車』拉動了全縣經濟快速發展。

   點煤成金??發揮優勢做大煤文章

  面對一度低迷的縣域經濟,縣領導班子思考著:勃利的最大優勢是什麼?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在哪裡?經過反復調查論證,人們將目光鎖定勃利的優勢資源煤炭。勃利煤炭勘察儲量達1.2億噸,其中瘦焦煤屬國內外稀有優良煤種。

  長期以來小煤礦生產原煤賣不上價,煤炭銷售公司百家之多形不成氣候。2002年,勃利縣開始整合涉煤企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購並小煤礦、小企業,大力培植煤炭洗選、焦化龍頭企業。如今勃利縣已形成億達、恆泰、東華、銀杏4個煤炭集團,涉煤規模以上企業8戶。原來100多家原煤銷售企業如今只有鐵興銷售公司一家。

  在整合企業的基礎上,勃利縣提出依托龍頭企業,拉長煤炭鏈條。堅絕不賣原煤,深加工洗精煤賣焦炭,提煉煤矸石、煤泥、煤氣、煤焦油、粉煤灰等高附加值產品。勃利縣恆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算了一筆帳,原煤每噸可售200元,精煤每噸可賣到700元,焦炭每噸1150元,原來生產原煤一年創收四五千萬元,如今通過深加工銷售精煤、焦炭年可創收2億元。

  一大批以煤為主的企業形成產業優勢,財政支柱企業群開始發揮支橕作用。2000年煤產業稅收不足全縣稅收的10%,2004年勃利縣煤炭產業實現稅收6053萬元,佔全縣工商稅收的53.3%。今年煤產業預計實現稅收1.5億元,將佔全縣工商稅收的70%。

   謄龍換鳥??深化企業改制促發展

  過去,受體制和市場因素影響,勃利縣國有企業包袱沈重、設備老化、技術落後,大部分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2000年以來,勃利縣通過重組改制、嫁接改造、整體出售等改革措施,大力推進企業資產重組。

  2001年,勃利縣引進七臺河客商兼並了縣選煤廠,組建了億達選煤公司,940名職工全部得到安置。2003年企業投資3億元,上馬年產50萬噸搗固鑄造焦爐工程。同時投資4000萬元建設先進工藝的選煤廠和選煤廠。億達選煤公司短短四年時間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地發展起來,企業效益逐年上昇。改制前選煤廠年創稅收僅100多萬元,2004年億達選煤廠上繳稅金達4166萬元,今年預計上繳稅金將達1.2億元。

  縣木糖廠因木糖產品市場不景氣,迫使企業關停。為了開闢新項目,合理利用企業現存的水電氣等完備的基礎設施,將木糖廠整體出售給七臺河美華焦化公司,該公司計劃通過技術改造生產高附加值的木糖醇產品,新增兩條桔杆生產線,盤活企業閑置資產600萬元。

  2003年末,勃利縣工業企業全部退出國有陣地。幾年來,一批關停企業紛紛投產上馬,盤活了鋼鐵廠、制粉廠、亞麻廠等一批閑置資產,共盤活資產4.3億元,還安置了6600人就業。

   築巢引鳳??優化投資環境大招商

  勃利縣領導班子深刻體會到,招商引資是開發產業、開闢財源的捷徑,是解決資金、技術、市場問題的靈丹妙藥。然而,勃利縣的硬環境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較大,人們意識到只有在營造『軟環境』上下功夫,不僅要用優惠政策吸引來客商,而且要通過優質服務留住客商。

  勃利縣金鼎屠殺加工廠12分鍾辦結所有審批手續,在當地客商中被傳為佳話。2003年3月安徽省客商劉木真來到勃利縣考察投資項目,看好當地蓬勃發展的大鵝產業,欲買斷縣食品公司廠房和冷庫。然而若要等各項審批手續辦結,將錯過屠宰大鵝的最佳季節。劉木真為此找到了縣領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沒過一天時間,縣領導就帶著規劃、消防、環保、土地、建設等有關部門主動登門,前後只用了12分鍾就辦完了所有的審批手續。當年劉木真如願地在勃利掘到第一桶金。

  勃利縣的真誠深深地吸引了劉木真。當年,他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了勃利,並決定把家安到勃利。按照有關規定,客商子女就學不僅學校隨便挑選,還不加收一分錢擇校費。劉木真的孩子很順利選中當地一所不錯的學校就讀。2004年7月,劉木真的愛人患病住院,由於劉木真抽不開身,親屬又不在身邊,主管農業的副縣長和畜牧局長的妻子就輪流到醫院護理。劉木真的愛人流著眼淚說,『沒想到這些領導比親人還要親。』

  如今,在勃利縣不少客商的手機裡都存有縣委書記、縣長的電話,企業有什麼困難,最先想到的就是找縣領導。在當地並聯審批、一站式辦公等便利措施已得到落實。對那些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土政策、土規定和不合理的收費,該廢則廢,當止則止。各職能部門和公務員建立信用承諾制度,全縣已形成『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圍。

  2004年,勃利縣引進招商項目90個,到位資金5億元,極大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今年勃利縣提出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0億元的目標,全縣上下正在為這個可觀的數字可共同努力著。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