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消息:黑龍江省巴彥縣華山鄉毛家嶺屯農民王學軍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本想用來致富的豆腐坊,卻因鄉政府拖欠近萬元的豆腐款而使他致貧。王學軍的大女兒因此輟學,兒子摔傷後沒錢住院,家裡連種地的錢都湊不上。此事在當地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村民們認為鄉政府不能以『這是上屆領導欠的錢』為由推托,應早日還清欠款。
王學軍是巴彥縣華山鄉有名的豆腐匠,提起他的『王二豆腐』,很多村民至今仍贊不絕口。2000年,華山鄉政府職工食堂在他家賒了一年的豆腐,年底卻沒按時結賬,並且一欠就是5年。
在王學軍家,記者看到了厚厚的一摞『賒欠豆腐憑證』,粗略數了一下,共有180多張。這些憑證中標注著購買豆腐的單位是華山鄉職工食堂,貨主王學軍,經辦人霍彥東,並注明了每次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貨款。王學軍告訴記者,這些白條是華山鄉政府2000年全年的賒欠豆腐憑證,白條中『面額』大的幾十元,最小的只有幾元錢,總共8406.2元。
據王學軍介紹,2000年初,華山鄉食堂曾承諾買豆腐先記賬,年底統一結清。但到了年底,鄉政府卻以『沒錢』為由拒絕還賬。2001年,采購豆腐的經辦人霍彥東調離食堂管理員崗位,此後鄉領導也進行了調整,欠款自此遲遲要不回來。因為沒有周轉資金,豆腐坊無法正常經營,在2003年徹底關門。
王學軍說:『從2001年開始,我就不停地找鄉領導要錢,有的時候一天就跑四五趟鄉政府。一些鄉乾部說這是上屆領導欠的錢,我們又沒拿你的豆腐,找我們要不著。找到鄉黨委書記,他說讓我找管後勤的副書記解決,可管後勤的副書記卻說他這裡沒錢,還得找鄉黨委書記。就這樣推來推去,直到現在也沒給我解決。』
當地群眾對鄉政府欠農民豆腐錢長達5年不還反響極大。一些村民表示,對於王學軍家來說,這8000多元的豆腐錢就是他家的救命錢。不管是哪屆領導欠的,蓋的都是鄉政府食堂的章,不能因為領導換了就把欠賬也抹了吧。本以為政府欠的賬最好要,誰能想到鄉政府竟會拖欠老百姓這點血汗錢呢?
華山鄉鄉長馬佰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王學軍索要的豆腐錢原有9406.2元,都是前任鄉領導欠的,但當時並沒有在鄉政府入賬,因此鄉裡可以承認,也可以不承認。考慮到他家困難,鄉政府在年初已還給他1000元。現在鄉裡的外債多、財政緊張,沒能力把剩下的錢還清。
據了解,自從豆腐坊倒閉後,王學軍夫婦就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王學軍的愛人告訴記者,鄉裡拖欠豆腐款的5年間,大女兒因為家貧,輟學外出打工。當年開豆腐坊的借款利息也已翻到了1萬多元,根本還不起。想養豬賺點錢,可是連80多元的豬仔都買不起。最近小兒子踢球時不慎摔傷了腿,連醫院都住不起。馬上就要春耕,可是家裡沒錢,一點備耕物資都沒買。(完)
短評:不妨以『豆腐款』為例搞一次先進性教育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更何況是政府欠的,可這件事讓人覺得可氣,而且荒唐。
8000多元的豆腐欠款,不算多,可對一個農民來說,可能是一家人生活的全部希望,華山鄉政府竟一欠5年,把一個本來想靠當地小有名氣的『王二豆腐』致富的農民,弄得女兒輟學,兒子摔傷無錢看病,地也種不上,還欠了一屁股債。
我們的黨員乾部本來是要帶領農民致富的,可華山鄉的做法讓王學軍陷入貧困。更可氣的是,王學軍屢次索要無果,鄉乾部互相推諉,甚至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是上屆領導欠的錢,我們又沒拿你的豆腐,找我們要不著。而更荒唐的是,該鄉的鄉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年初鄉政府考慮到他家困難,已還給他1000元。看來,欠錢不還,我們還得代表農民謝謝他。
鄉政府對於沒還錢也說了一些客觀原因,比如說,欠款當時並沒有在鄉政府入賬,因此鄉裡可以承認,也可以不承認。沒在鄉政府入賬,欠條上卻卡著鄉政府職工食堂的大印,這賬入哪去了呢,看來還真得好好查一查。據此說『可以不承認』,難道還想賴黃了不成,怪不得給了1000元好像施恩似的。再比如,那位鄉長說,鄉裡的外債多、財政緊張,沒能力把剩下的錢還清,我們姑且認為他說的『財政緊張』是實情,因為2004年農村統籌提留等費用取消後,鄉村財政的確不如從前,可這不足萬元的豆腐款從2000年就開始欠了,對於一個鄉政府來說,不可能5年時間都沒有能力償還吧?究竟是沒能力還呢,還是心裡根本沒把欠農民錢當個事?
再說說這『外債多』,好像也不能成為不還錢的理由吧,當然也可能有『虱子多了不咬』的心理,索性就欠著了。可這一句『外債多』也讓人犯嘀咕:怎麼欠了那麼多的外債呀,這些債務是不是都能拿到臺面上來,還有多少像王學軍這樣的外債,這些債務是不是應該具體剖析一些。
看來,『豆腐款』事雖小,折射的問題卻不小。從表面上看,這是個誠信問題,可實質上反映了我們一些黨員乾部心中是否真正裝著老百姓,是否真正體現了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否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否時時刻刻把密切聯系群眾,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脈聯系作為我們的工作准則。如果我們的黨員乾部樹立了正確的宗旨觀念,就不會說出類似『這是上屆領導的事』等『理直氣壯』的話來。
記者在農村基層發現,當前一些鄉村政府拖欠農民各種款項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社會矛盾,討要欠款的農民上訪不斷增加,從整個社會看,小到農民要賬,大到民工討薪,我們會發現,一些政府部門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有時事雖小,可影響不好,而且容易轉化為一種社會情緒,就像『豆腐款』事中,老百姓就議論,本以為政府欠的賬最好要,誰能想到鄉政府竟會拖欠老百姓這點血汗錢呢?看來,對待『失信於民』的事可要慎之又慎。
現在全黨正在進行先進性教育,建議不妨把『豆腐款』這件小事好好剖析一下,考慮一下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黨員乾部究竟怎麼做纔算執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