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7日電(記者杜麗華) 備春耕時節,在一些農民還在盤算著今年該種點什麼時,勃利縣的農民早已瞄上了烤煙和萬壽菊。在勃利縣種植烤煙和萬壽菊等經濟作物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
勃利縣把烤煙生產基地建設作為財源建設的重點,縣財政每年出資50萬元作為烤煙生產專項基金用於發展烤煙生產,同時還制定了獎勵分成、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培訓煙農等政策措施。幾年來,勃利縣累計投入2100多萬元,購置加工循環機80多臺、噴灌配套設備20臺,打機電井40多眼,建烤煙房2000多棟,培訓煙農2000多人次,有力促進烤煙生產。
勃利煙葉經銷公司作為烤煙生產的龍頭企業有力地帶動了農戶種植,全縣烤煙種植面積迅速增加,由2001年的866.7公頃增加到2004年的3133.3公頃。煙農增收2000萬元,平均戶收入2.4萬元。今年,全縣已落實烤煙面積3000公頃,煙農將比去年增收3500萬元,達到5500萬元。
過去,勃利縣城裡鄉下種植萬壽菊僅僅是為了美化環境,如今規模化種植已成為增收富農的好項目。永恆鄉是萬壽菊專業種植村。2001年永恆鄉試種了17.2公頃萬壽菊獲得成功,秋後一算賬,每公頃產平均近7500元的純收入讓試種戶嘗到了甜頭。『一畝萬壽菊,兩畝玉米棒,三畝大豆賬』的順口溜在農民中廣為流傳。當年,永恆鄉引資800萬元建立萬壽菊加工廠,實現公司加農戶,集種、加、銷為一體,成為勃利縣萬壽菊生產基地。2004年種植萬壽菊1266.7公頃,僅此一項可為農民增收950萬元,全鄉農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勃利縣農委主任陳廣來介紹說,萬壽菊它可以提煉出一種天然色素,主要用於食品、藥品的著色及服裝的印染。萬壽菊抗腐抗蟲能力強,種植風險較低,產品市場廣闊。今年,小五站鎮搶墾鄉將再建一個萬壽菊加工廠,帶動當地農戶種植萬壽菊上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