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長營村裡領富人--記全國勞動模范張秀林
2005-04-30 11:10: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30日電題:長營村裡領富人--記全國勞動模范張秀林

  記者 敏傑

  尚志市一面坡鎮長營村黨支部書記張秀林經常說:『當乾部就是服務,村民越富我越高興。』現在全村有運輸專業戶94個,蔬菜專業戶122家,糧食專業大戶8家,餐飲服務專業戶30家,實現了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發展格局。全村家家有存款,村民存款總額達到3000多萬元。2004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1億元,實現利稅144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9146元。

  1971年,年僅22歲就挑起了長營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當時,村裡欠外債17萬元,是個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的貧困村。

  為了改變村裡的落後面貌,那年冬天,他起早貪晚、邊乾邊琢磨,把生產隊一臺扒窩多年的拖拉機修好了,領著3名黨員,頂風冒雪開進山裡給林場拉木材搞副業賺錢。4名黨員在山裡吃苦受凍乾了一冬,掙回了1.8萬元錢。第二年他用掙來的錢又買了一臺車,苦乾一冬掙回了3萬元。用這錢他投資創辦村辦企業,先後建起了運輸隊、制釘廠、制篩廠、機修廠。從1973年開始到1978年,不僅還清了外債,還建起了四合院式寬敞的村黨支部辦公室,到1982年,村裡存款已達到11.2萬元。

  包產到戶之後,他把注意力放在荒坡、荒灘和廢棄地的開發上,帶領村乾部建果園、苗圃,辦林場,開荒種稻。11年間開墾荒地和人工填坑造田總計1800畝,使全村耕地面積增加了一倍多。2000年,他又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沿海開發區,在遼寧營口?魚圈開發區投資50萬元購買了一處房產,辦起了農副產品銷售公司、制油廠、冷飲廠。現在此處固定資產已增值到上千萬元。經過30年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村辦林場現有成林面積12000畝,成為了村裡的綠色銀行。到2004年,已有大小企業14家,年利潤總計達500萬元以上。

  從1983年開始,長營村全村免收一切費用,需要上繳部分由辦企業利潤支付;全村每個村民每年可分得村辦企業利潤;村民病故發給喪葬金,考入大專以上院校發給補助金;村民建房發給補助金,本料和砂石免費使用;老乾部、老黨員、困難戶按期發放補助金,村裡60歲老人家享受醫療和養老保險待遇,由村辦企業利潤中支出。34年來,張秀林以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率領全村黨員群眾把昔日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改變為如今村集體擁有固定資產1.2億元,流動資金13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9146元的小康村、省級文明標兵村。

  。張秀林連續五年被黑龍江省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屆被省委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省農村基層乾部標兵;被省政府授予第七、第八屆勞動模范;被哈爾濱市政府授予第三屆『十佳公僕』等光榮稱號。他還被選為出席黑龍江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