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日電題:李新民——鐵人精神傳承人
1205隊是鐵人王進喜生前帶過的隊伍。李新民在1205隊工作了14年,先後任1205隊鑽工、技術員、副隊長、黨支部書記,現任鑽進二公司鑽進三分公司1205隊隊長。作為1205隊第十八任隊長,李新民處處以身作則,靠形象示范凝聚隊伍。
2003年6月份,1205隊在南四區打井。由於連續幾天下雨,爬犁等地面設備都深深地陷在泥水裡,掛不上繩套。李新民第一個趟進水裡,把手伸到淤泥裡,摸索著把一個個繩套掛好,泥水浸透了工鞋,濕透了衣裳。經過大家的努力,為整個搬遷工作贏得了主動,保證了施工順利進行。
李新民認為,作為鐵人隊伍的帶頭人,工作中就要繼續發揚鐵人『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努力把1205隊帶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鑽井隊。1205隊在采油四廠南8-5斜32井施工中,井場周圍都是近半米深的積水。當時井上急需的30多噸重晶石粉運不到井場,只能卸在距井場200米的砂石路上,如果不及時運進來,就要影響開鑽。在這種情況下,李新民帶頭衝了上去,扛起一袋石粉就往井場運,一袋重晶石25公斤,扛幾趟就汗流浹背,人跟泥猴似的。在他的帶動下,全隊職工僅用了3個小時,就將石粉扛到井場,保證了正常生產。
1205隊在南一區施工時,黨支部書記去北京開會,同時又有一名副隊長參加公司HSE培訓班。李新民生產黨務工作一肩挑,除組織好井上繁忙的生產,還要正常安排有關的參觀檢查活動外,連續20多天沒回家。這期間,1205隊共接待油田參觀團體13次,同時完成井4口優質井,創出平均建井周期5天2小時的好成績。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油田面臨二次創業繁重任務的新形勢下,繼承發揚鐵人精神,李新民帶領職工面向市場,在深化內部改革方面做了積極探索。首先在大班和司鑽等關鍵崗位實行差額競聘上崗,使那些素質好,技術強的人員逐步走上重要崗位,擔當重任。另外,在獎金分配上,按規定乾部應拿1.2系數、司鑽拿1.1系數,但李新民提議並在職工大會上通過隊乾部拿1.1系數,讓四個班的司鑽拿1.3系數,充分調動了崗位人員的積極性。自1990年以來,連續13年實現人均1口井的奮斗目標。他常說:『為市場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企業創造最佳的效益,這是新形勢下發展「鐵人精神」的集中體現』。並帶領隊裡乾部職工,結合企業發展需要,創造性開展工作,不斷增強職工的服務意識和效益觀念。
2003年他以『推進發展年』活動為契機,認真組織職工開展討論,深層思考『成本與市場』的關系,努力使全隊乾部工人的思想統一到以市場為導向、以成本為重點的目標管理上來。李新民結合成本運行實際,建立了『成本月度分析卡』,把每個班組、每個崗位所消耗的每一筆費用以及每個人所完成的挖潛指標,都一一記錄在卡上,到月底進行綜合分析評定。2004年1205隊在全國率先突破進尺200萬米大關,為鐵人隊的輝煌歷史又寫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