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苗穎傑 與學生牽手在滑冰場上
2005-05-01 10:1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日電題:苗穎傑與學生牽手在滑冰場上

  苗穎傑是伊春市南岔區東方紅小學副校長兼學校速滑隊業餘教練員。多年來,她先後為上級體校、運動隊和大專院校培養出50多名優秀的速滑人纔。

  人的—生難免會面對失敗和遺憾,對此,有的人抱憾終身,也有的人把這種遺憾化成一個美麗的夢,並作為人生的理想和目標,為之奮斗不息,苗穎傑的路,就是在失敗中開始、在遺憾中起步的。

  能夠走進教師這個行業與她對冰的喜愛有著直接的關系。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她參加了學校速滑隊,從此,便與冰結下了不解之緣。小鳥迷戀山林,駿馬向往草原,9歲的她踏上冰場,就像魚兒進了水一樣,再也不能離開。經過幾個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1984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黑龍江省體工隊。在省體工隊的幾年裡,她曾暗暗發誓,—定要刻苦訓練,早日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賽場上的幾經奮力拼殺,都讓她含淚與獎牌擦肩而過。

  1987年末,帶著未酬的心願,苗穎傑轉業了。當時,她有兩種選擇,一是留在省城找份滿意的工作,二是回到母校做—名體育教師。那一夜她輾轉反側,大都市的生活對她有著相當的誘惑,一份愜意的工作,—生安逸平穩,是多少人的追求啊。最終,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冰的那份難以割捨的情結戰勝了都市的誘惑,她選擇了後者。盡管家鄉各方面比較落後,但畢竟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回家鄉去,回母校去,她要培養出許許多多的學生來圓她的冠軍夢,於是她毅然的踏上了歸鄉的列車。

  苗穎傑的家離學校很遠。隆冬的早晨還是殘月斜掛的時候,她就已經騎車去訓練場地了。街道上靜靜的,靜得讓人感到害怕。於是她就一邊加快騎車的速度,一邊想著訓練的內容和方法,以此來分注意力。訓練結束後來不及回家吃早飯就要接著上班,她就趁空泡袋方便面。晚上訓練結束時已是滿頭天星斗了,她只好獨自硬著頭皮往家趕,有時候嚇得氣喘噓噓的跑回家,那時,她畢竟還不到二十歲啊。

  寒冷而漫長的北國冬天,是速滑訓練的黃金時季節。為了抓緊時間,就是在大年三十,別人家已是鞭炮陣陣,她卻與孩子們廝守在冰場,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辭舊迎新。每到這天,她們都舉行一場比賽,鼓勵學生們,拿一個好的成績回家過年去。

  為了發現人纔,她時刻都注意身邊的孩子,哪怕是走在大街上,發現那孩子具備運動天賦,她都會主動詢問,動員他參加訓練,弄得家長們有時候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她。運動員任慧就是這樣被她發現的。那時任慧上小學一年級,苗穎傑發現這個孩子站在隊伍當中比其它同學高出一頭,,而且跑跳也都很出色。她就主動找她,讓她參加訓練,任慧說在練琴,第二年苗穎傑又問,任慧在學畫畫,三年級時,苗穎傑就動員她參加訓練,在一次次的勸說下,任慧終於穿上了冰刀。經過五年的刻苦訓練,任慧1997年考入了省體校,現在已經是國家隊的隊員。

  為了保證訓練質量,每天上冰之前,苗穎傑都把冰刀給小隊員們磨好。最小的隊員只有七歲,最大的也只有十四五歲,她對這些學生就像母親對待孩子一樣,事事都要悉心照料。從休息室到冰場有40米的距離,同時還要下兩個臺階,每次她都要把那些沒有刀套的小隊員一個一個的背到冰場,訓練結束後再一個一個背回屋裡。天冷小隊員手凍得不好使,上廁所她要給他們解褲帶,甚至連手紙都要為他們准備。

  每年在哈爾濱早期上冰訓練,苗穎傑既要抓好訓練,又要負責隊員們的衣食住行。每天早早起床,安排好學生的早操後,她就匆匆忙忙來到早市,置辦十多個人一天的伙食。上頓和下頓既不能重復,又要講究營養。較小的學生不會洗衣服,苗穎傑就耐心地教他們洗,並幫助他們洗較大的衣物。苗穎傑既是教練、雜工、保姆和廚師,又是隊醫,有時,學生在冰場上受了外傷,她就自己為他們清傷口、上藥,如果有學生病情重,她還要領他們去醫院。

  看到學生們取得的成績和她個人得到的榮譽,苗穎傑說:『我欣慰、我自豪、但我決不會驕傲。我期待我的隊員能站在冬奧會的領獎臺上,為祖國爭光。』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