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日電 4月初,地處黑龍江省東部的鶴崗市誠大煤礦因井下起火,采取封閉主、副井口的常規措施滅火,但由於煤礦方面並未認識到這一做法存在的隱患,致使4月6日晚,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順著地下裂隙滲入居民家中,造成一起一死四傷的中毒事件。經檢測,封閉後主井井口一氧化碳濃度達1600ppm,超限近67倍,住在礦井附近的41戶居民生命受到威脅。
出事井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這起事故的誠大煤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民房地處采礦沈陷、回填區上方,地層、地表有裂隙,有害氣體容易滲出,也是導致中毒事件的不可忽視的間接原因。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鶴崗市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類似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在深夜滲出
今年65歲的盧永志在事發的誠大煤礦做絞車工。4月6日晚21時左右,住在盧永志家的外孫女覺得胸口發悶,頭痛難忍。她打開燈去叫奶奶,發現奶奶昏迷不能答話,再看爺爺,『閉著眼睛,嘴角流著黃水』,已經沒了呼吸。她雙腿發軟,磕磕絆絆地跑出了家門,喊人來救爺爺奶奶。
盧永志的大哥盧永相聽說弟弟出事了,領著兒子去救人。等他們趕到時,盧永志已經死亡,盧永志的老伴和外孫女被送到鶴礦集團總醫院搶救。忙到半夜的時候,盧家給110打了報警電話。
情況緊急,20餘戶居民連夜疏散
4月7日零時10分左右,鶴崗市東山區三街派出所接到了市公安局110轉來的報警電話,轄區二委四組一戶居民發生不明氣體中毒,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
出事地點
在出事的誠大煤礦東南方,除了盧家外還有三戶人家。民警先敲一姓周的人家,半天沒有回音。此時趕到的所長徐立宏著急了,他讓民警先跳牆進院叫門,『謝天謝地,家中老太太和一個孩子都沒事。』敲高家房門的時候,隔著窗子,屋裡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民警急敲一戶姓鍾人家的門,夫妻倆和孩子都平安無事,民警向鍾家人借來一把手電筒,隔著窗子一照,高家南北炕上都沒人,大家松了一口氣。
經檢測,死者家中一氧化碳超標近67倍
在鶴礦集團總醫院,中毒的盧家人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據鶴崗市東山區煤炭局總工程師劉洪渠介紹,按照有關規定,井下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4ppm就必須停止生產了。『4·6』事故發生後,他帶著一氧化碳檢測儀來到盧永志家,發現那裡的一氧化碳濃度高達1600ppm,超標近67倍。
經檢測,誠大煤礦附近的41戶居民中,一氧化碳超標的有6家。
出事地點
接到有關部門報告後,鶴崗市政府、市安監局等部門緊急成立了事故調查領導小組,下設事故調查組、技術鑒定組、善後處理組三個工作組,對確保受傷人員治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災害、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進行事故原因調查、提出處理意見等工作做出部署。轄區辦事處、派出所等部門向居民發出疏散通知,要求他們立即撤離到安全地區,區政府為每戶搬家居民提供了200元的搬遷費。
經認定,『4·6』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在造成一死四傷慘劇的『4·6』事故中,泄漏的不明氣體最終被確認是來自礦井下的一氧化碳。據事故調查組提供的情況報告顯示,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於誠大煤礦進下發火,封閉主、副井口,造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大量存在於井筒巷道內,井筒上方岩層為沈陷回填區,一氧化碳順著裂隙滲入居民家中。經事故調查組分析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
誠大煤礦主管安全的副礦長李乃然和煤礦技術負責人劉剛,因對井下發火封閉井口可能造成一氧化碳滲出估計不足,未對地面居民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未及時通知並疏散附近居民,導致事故發生,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調查組建議給予這二人撤職處分。
塌陷區居民的『心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了『4·6』事故,誠大煤礦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民房地處采礦沈陷、回填區上方,地層、地表有裂隙,有害氣體容易滲出,也是導致中毒事件的不可忽視的間接原因。
正在搬家的附近居民
據鶴崗市東山區煤炭局總工程師劉洪渠介紹,誠大煤礦附近是煤礦塌陷區,地下煤層采空後造成了地面下陷。在這裡,一氧化碳滲出造成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有的人家因此已經搬走了。
據介紹,鶴崗煤田南北長42公裡,東西寬6公裡,面積約252平方公裡。與其它煤礦城市相比,鶴崗市沈陷區的采空與沈陷面積都比較大,全市各礦都有不同程度的沈陷區,而且采空區正在每年130厘米的速度下沈,地表沈陷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
據了解,沈陷區給百姓造成的危害正在逐年擴大,這裡城下有煤田,礦上有城市,煤田和城區交織在一起,沈陷區居民和基礎設施密度大,近幾年,房屋倒塌和人身傷亡事故屢有發生。
為避免發生更大的損失和災害,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投資12億餘元對鶴崗沈陷區進行治理,這一工程計劃從2004年至2006年完成。計劃新建住宅建築總面積97.685萬平方米,安置居民16269戶。
搬離塌陷區,居民心中的夢
鶴崗『4·6』一氧化碳泄漏事故發生後,當地的政府工作人員挨家動員居民搬家,以避免類似事故再度發生。
在泥濘的小路上,記者遇到一位拎著水桶的女孩,她叫李新楠,今年17歲,家裡只有她和姐姐,『漏毒氣那天晚上我和姐姐沒在家,後來聽說了,心裡特別害怕。這兒總發生中毒的事。』李新楠說她們在等父親從外地回來,晚上就去找熟人家對付一宿。
身有殘疾的姜維營告訴記者,這一片兒的居民家裡一般只有一個人在礦上下井,一個月掙1000塊錢,養活一家人都難,哪有錢搬出去買房子。
居民侯龍芳苦說:『誰想在這地方擔驚受怕呀!市裡照顧的樓房一平方米也要五六百元,住50平方米的樓房,也要3萬元,這麼多錢哭也哭不來呀!』鄰居們說,侯龍芳和丈夫都沒有固定工作,丈夫每天去勞務市場打零工度日,一個月掙三四百元,16歲的兒子正在上初中,日子過得很難。
據了解,按照目前的救助政策,生活並不富裕的塌陷區居民要想買房搬遷實非易事,即使能搬進去,每月的水、電、煤氣等日常開銷也花費不起。據悉,鶴崗市正在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