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自殺未得到救治 農婦之死看鄉村醫療軟肋
2005-05-09 15:20:31 來源:央視國際  作者:高廣志 呼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9日電 央視國際援引半月談消息稱,黑龍江青岡縣一農婦因家庭矛盾喝農藥自殺,在被家人發現後30分鍾內驅車接連送往兩家被農民們稱為『公家醫院』的鄉鎮醫院,但卻未得到任何救治,最終不幸身亡。『青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當前農村醫療狀況的極大關注。

  兩家『公家醫院』無力急救

  2005年3月2日9時20分左右,黑龍江省青岡縣禎祥鎮吉興村一位30歲的農婦趙某與丈夫張某拌嘴,趁人不備喝下一口用水衝過的『萬靈』農藥,隨即被張某發現,並用一輛微型車將其送往離家最近約5公裡的禎祥鎮醫院分院。

  張某告訴記者:『9點30分左右我們到了醫院,我媳婦還睜著眼睛,我抱著她進了門,沒看到一個穿白大褂的,只有三個約五六十歲的人。其中一個人說「這兒整不了,趕緊去別的醫院」。我趕緊把媳婦又抱了出來。』

  9點50分左右,趙某又被送到約9公裡外的禎祥鎮醫院。據張某介紹,這個二層小樓裡只看見一個自稱是醫生的人,他用聽診器檢查了一下說:『整不了,快去明水縣醫院。』趙某又被抱出了第二家醫院,此時病人已口吐白沫。在經過30分鍾後,趙某被送到明水縣醫院,經醫生診斷患者已經死亡。

  記者在死者家中采訪時,趙某7歲的小女兒一直在無聲地流淚。其家人悲痛地表示:『鄉鎮醫院是「公家醫院」,應該信得過呀?離我們住的地方還近,可跑了兩家,沒洗胃,也沒打上一針,吃上一片藥。』據曾到現場處理此事的青岡縣公安局技術大隊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現場留下的小半袋農藥(一袋為10克)和炕沿上散落的藥末看,死者大約喝掉了6克~7克『萬靈』。

  據哈爾濱市一家權威醫療機構急診科主任介紹,如果救治不及時,6克~7克『萬靈』是致死量。對待喝藥的病人,急救的基本操作應該先洗胃,如果不具備進一步治療的條件再轉往更好的醫院以爭取救治。

  鄉鎮醫院名不副實

  記者在禎祥鎮醫院分院,也就是趙某被送往的第一家醫院看到,醫院門上掛著『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的牌子,X光室、觀察室、藥劑室等科室鎖著門,透過窗子看到屋內病床、藥品等散亂地堆放著,床上鋪著落滿灰塵的髒墊子,其中一間科室的牆上掛著洗胃的插管,床底下堆著雞籠子和大掃帚。

  醫院裡只有一位60多歲的宮大夫。他說:『我是個中醫,從來沒洗過胃,做不了急救。』據他介紹,他來這裡工作剛兩個月,醫院還有一個西醫,來過幾次。平時這些科室就這樣鎖著,他沒鑰匙,不會使用X光機,由於醫院四五天也不來一個看病的,他就乾點燒鍋爐、打掃衛生的活兒,有的科室基本用不上,就放了一些雜物。

  記者在第二家醫院———禎祥鎮醫院看到,門上掛著『急診』燈箱,窗玻璃貼著腦電、心電、化驗、內、外、婦、兒科等項目,樓內的收費公示板注明洗胃每次30元。一個診室的消毒臺上堆滿了電飯鍋、盆、碗和吃剩的菜、醬,中間夾著消毒器皿。據院長介紹,醫院裡的X光機壞了一年了,心電設備倒是有,但沒人會操作,有一個氧氣瓶是從縣裡租的。記者只看見一臺老式的B超機,一位大夫還從一間診室的床下和櫃子裡找到了插管等器具,說是用於灌腸和洗胃的,但他說有一段時間不用了。

  院長解釋說,禎祥鎮醫院有22人,有些有病或退休了,還有一些自謀生路了,醫院十天半月也掙不到一分錢,醫生掙的是效益工資,今年頭3個月大家沒開過工資,前一段時間的電費還是向別人借錢墊付的。

  對於趙某的救治,當日值班的吳寶森大夫對記者說,『病人有當場死亡的危險,醫院裡就我一個人,救不了。』他接著說,去年全年自己纔掙了800元,過兩天就不乾了。據了解,吳寶森有自修的大專文憑,是醫院裡學歷最高的。院長說:『雖然醫院公示著各種治療科目,但有些做不了。』

  農村醫療急需改革

  趙某的死在當地農村群眾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有的村民抱怨說,過去趕馬車的時候都有把喝藥的人送到鄉鎮醫院救活的情況,現在社會發展了,怎麼農村的醫療條件反倒越來越差呢?

  據村民們反映,他們平常有小病就去私人診所,大病就去縣裡醫院,很少去鄉鎮醫院。

  在禎祥鎮醫院旁附近就有一家私人診所,記者發現來看病的村民絡繹不絕。一位來看病的村民說:『鄉鎮醫院大夫大多是赤腳醫生,看病還貴,誰去呀!』但這家私人診所的醫生告訴記者,私人診所設備、人員都有限,來了急診也不敢接。村民也認為,在農村要是碰上個急癥,如果去縣裡醫院時間來不及,就是個等死。

  有關調查顯示,『青岡事件』暴露目前黑龍江省農村醫療體系存在諸多問題:農村衛生人員素質、就醫環境難以適應農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全省農村衛生人員大專以上學歷僅佔12%,非學歷人員佔20%以上;醫療設備嚴重不足,全省900餘個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設備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三項建設』時期裝備的,大部分已經到了報廢年限;財政補貼沒有完全落實,部分衛生院財政補助經費不足支付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難以維持正常的工作。

  據黑龍江省衛生廳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個省鄉鎮醫院能達標的只有30%左右。由於政府投入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的資金不足以滿足現實需要、一些縣級政府向下撥付的有限的補助經費又有被挪用的情況,造成了鄉鎮醫院設備陳舊、人員層次下降且不斷流失。

  現在,鄉鎮醫院裡的醫生大多是中專學歷和自修的大專學歷,他們大都缺乏專業培訓,由於醫療技術水平差、處置不了急癥病人而失去群眾信任。而農村大量的私人小診所又存在藥效不足、賣假藥和醫生不具備行醫資質等嚴重問題,潛伏很大隱患。青岡縣衛生局一位負責同志說,在鄉鎮醫院下放到當地政府後,每位醫生每年1000元的補助經費都發放不到位,遇到類似趙某的情況,大部分的鄉鎮醫院很難應付。

  『青岡事件』反映出在我國社會實現全面進步的同時,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卻令人堪懮。有關專家建議,政府要把農村醫療工作納入到本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作為考核領導的重要內容,加大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有關部門應結合本地實際,制訂鄉、村醫生培訓規劃,地市級醫院要選派技術人員到鄉鎮進行指導,為鄉村醫生進修學習、接受繼續教育提供方便,將更新下來的醫療器械捐贈鄉鎮衛生院所。

  據記者了解,『青岡事件』已引起黑龍江省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並組成專門調查組深入基層調查情況,黑龍江省衛生部門針對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出了八點措施以促進農村衛生工作,主要從加強農村衛生人纔的長效培訓機制、基本醫療設備配備和專項經費撥付制度化三方面入手。

  亡羊補牢讓人們看到了政府的作為。但人們也在問:在未雨綢繆和亡羊補牢之間,政府有關部門為什麼不能選擇前者呢?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