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電 初春時節,萬物勃發。在大慶石油管理局,一批又一批石油工人踏上征程,印度尼西亞、伊朗、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蘇丹和哈薩克斯坦……『鐵人』的後代,正實踐著『鐵人』的諾言:我們要有遠大的胸懷,要放眼世界。
承載著一次創業的光榮與夢想,作為共和國石油工業長子的大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把長遠發展問題擺上重要位置,開展二次創業,謀求可持續發展。尤其最近5年來,大慶石油管理局走向市場的步伐堅定執著。
數字最具有說服力。2004年,石油管理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8億元,外部市場創收80.28億元。新簽約海外項目83個,簽約額19.49億元,是從事海外市場開發以來石油管理局所有簽約額的2.1倍。國內新簽約項目487個,簽約額60.94億元,同比增長14.1%%。全局共有398支隊伍打入外埠市場,其中國外市場隊伍32支。新進入12個國家和26個國內城市市場。至此,大慶石油管理局的隊伍已經走進了25個國家和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的廣闊市場。
成功決非偶然。從2001年起,大慶石油管理局年年都有新主題,年年都上新臺階。2001年,『企業管理年』,調整結構轉機制,夯實了企業步入市場的基礎,全年實現經營收入234.9億元;2002年,『成本效益年』,圍繞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實施關鍵性改革,拓展發展空間,實現營業收入253.48億元;2003年,『推進發展年』,進一步明確全局戰略,企業闖市場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4.41億元;2004年,『市場拓展年』,全局實施集團化、專業化運作,構建起12個集團、9個專業公司為核心的基本組織框架,對多元經濟、運輸、工程監理等業務進行重新整合,拓展市場邁出較大步伐。全年實現業務主營收入307.99億元。
2005年,『打造優勢年』。全局上下正乘勢而上,揚長補短,精心打造產業優勢、體制優勢、管理優勢、品牌優勢、隊伍優勢和企業文化優勢。
回首,也曾山重水復。油田公司分開分立後,大慶石油管理局的眾多存續企業『溫飽』都成了難題。2002年,大慶路橋公司80%職工待崗,全員一律65%開支;1997年,供水公司水文地質大隊在油田內部沒有一口水井可打,企業年虧損500多萬元……
回首,也曾舉步維艱。鑽井一公司GW58鑽井隊剛踏上委內瑞拉的國土,就被甲方來了個『下馬威』:『半個月開鑽!否則,按國際慣例辦事。』協議書也放在了他們面前,其中,特意標明了十幾個違約制裁條款。別說十幾條,就是其中的幾條也可以叫GW58鑽井隊傾家蕩產,赤條條地走出委內瑞拉。蘇丹剛使用大慶力神泵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力神』泵時,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蘇丹人立刻發出威脅:『再這樣下去,就換美國泵。』……
有人在劣勢中沈淪,有人在劣勢中奮起。大慶人向來就不畏懼挑戰!
鑽井一公司GW58鑽井隊只用了十幾天,就完成了委方規定的17個整改項目,還自行整改了13項,大大超出了委方眼中的國際標准。委方監理服了:『行!你們真行!』
第一口井打得非常出色,委方又請求他們到一個易噴易漏的區塊去打井。這個區塊被稱作『老虎口』,曾經吞掉5部井架,一些國家聽到這個區塊,心有餘悸:『NO!N0!』寧可回家,也不願去那個鬼地方打井!『只有乾好別人不敢乾的事,打好別人不敢打的井,纔能站穩委內瑞拉市場!乾!』GW58鑽井隊毅然決然地接過了任務。開鑽3天後,發生了井噴,氣流裹著泥沙直噴天車。臨危不驚,按照搶險預案,他們迅速組織壓井搶險,很快便控制住了險情。兩天後井下恢復了正常,3個月後,圓滿交出了首口『風險井』。樂得委方直舉大拇指:『中國人!了不起!大慶人!好樣的!
2004年8月,印尼3個招標項目開始招標。美國、德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的潛油電泵公司代表齊聚這裡,准備同臺打擂,一決雌雄。結果標額7562萬美元最大的項目被大慶力神泵業搶到了手中。
2001年,供水公司水文地質大隊在新疆中標了由世界銀行貸款的特大項目。2002年,他們又衝進了海拉爾內蒙古大草原。隨後,又挺進到阿聯酋,與世界水井鑽鑿強手爭市場。如今,已牢牢地佔據了中東的水井市場。2004年,年產值突破了2500萬元。
市場,磨煉了企業的素質,高素質又為企業謀得了廣闊的市場。
『外向型經濟比重日益提昇,已成為全局重要經濟來源。』在今年大慶石油管理局五屆七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曾玉康提出:『今年全局外部市場要實現收入87.22億元,其中國外市場5.66億元。』
『鐵人』的腳步,堅定地踏向世界上每一個有石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