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千餘家只有50家合法 哈爾濱市職介多為『黑戶』
2005-05-16 15:07:4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徐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16日電 伴隨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職業介紹所這個從前不被人熟知的行業逐漸被人們了解,而越來越多的黑中介也浮出水面。調查顯示:黑中介無視法律法規,坑蒙拐騙,牟取不義之財,損害中介行業形象和求職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正在肆意泛濫,已經到了亟待解決的地步。而高昂的利潤加上打擊監管不力成為黑中介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職介』遍布大街小巷

  近日,進城務工的劉先生向本報反映求職過程中遭遇不良中介欺騙的事情。劉先生稱,他剛到哈爾濱的時候,到位於和興路附近的一家中介報了名,然後交了50元錢報名費。但是一個多月過去了,中介根本沒給他介紹工作,後來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在一家修配廠找到了活。其間他去中介索要報名費,可當初承諾找不著工作就退錢的中介卻以各種理由推托,到最後竟然說報名費就不給了。因為當初報名時中介也沒給他收費憑證,現在想找地方說理都沒證據,只能自認倒霉。劉先生稱,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求生本來就不容易,沒想到一進城就碰到這麼『黑』的地方,這使像自己一樣的打工者特別寒心,對這個行業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15日,記者走訪了哈市街頭的多家職業介紹所。在撫順街人纔市場附近,遍布著多家介紹工作的機構,記者走進了一家。該屋不大,裡面有兩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個破舊的沙發。工作人員簡單地詢問了幾句後拿出一張表格,並要求交50元錢。記者環顧四周,並沒有發現懸掛營業執照,當記者提出這裡是不是正規的職業介紹所,找不著工作能否退錢時,該工作人員不耐煩地說,能給你介紹工作就完了唄,在我們這還沒有找不著工作的呢。記者隨後又走訪了附近的多家『職業介紹所』,發現和第一家的情況差不多,進去沒說幾句就要求交錢,而且當時提供的用工信息很少,都要求回去等消息。記者又來到哈站附近,發現這裡的小『職業介紹所』也不少,情形類似。

  記者走訪中發現,更多市民對中介持謹慎態度,在街頭受訪者中,多數人表示,在遇到類似的求職等活動時,更傾向於通過熟人介紹或與招聘單位直接接觸,中介讓人心裡不托底。

  職介行業魚龍混雜

  如此眾多的所謂職業介紹所,其資質到底怎樣呢?哈市勞動部門出示的數據道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僅有50家是正規的,其餘的都是非法經營。據勞動部門介紹,目前哈市的職業中介近千家。兩證齊全的非公辦職介僅有32家。目前哈市求職者眾多,但是正規職介因為硬件設施等問題,提供的信息無法滿足求職者的需要,供求市場失衡也導致了黑職介泛濫的局面。像撫順街、哈站等地所謂的職業中介,就是有人看中了當地求職者多,而且外來人口密集,求職者急需工作,於是就用『一個桌子、兩把椅子、兩個本子、一部電話』乾起了黑職介,實際上這都是非法經營。

  據哈市工商局經濟人管理所馬國彥所長介紹,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一家正規的職業介紹機構應當四證齊全,即必須有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稅務部門核發的《稅務登記證》和物價部門核准的《收費許可證》。在哈市開辦職業介紹機構,應經勞動行政部門審批後,核發《職業介紹許可證》,持《職業介紹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部門辦理注冊登記。

  據介紹,一些黑職介或者什麼執照都沒有,或者是僅僅取得一個工商照,因為這樣的執照是以一個體工商戶的名義申請的,審批政策比較寬松。然後就開始以『信息服務部』等名義介紹工作,實際上這樣的機構僅僅具有信息交流傳遞的功能,並不能介紹工作。正因為黑職介在求職市場上橫行,導致了職介行業中出現了主體混亂、信息披露不實、交易程序與合同不規范、糾紛多甚至出現詐騙等狀況。這些黑中介幾乎無投入、也沒東西可扣押,還有一些黑中介采取『借巢』的方式,在一些地方支個桌子就乾活。一旦出現問題被人發現,立刻就走人了,根本找不到,監管很不容易。受到查處的不少黑職介出具的工商執照上是『信息服務部』、『家政服務部』,這些沒有獲得勞動部門頒發勞動職業介紹許可證的所謂信息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介紹工作都是非法的。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