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3日電 經過7個小時50分鍾的間歇性移動,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西九道街上的重達600噸的第二面老牆,於今天15時50分被移回原地,與正在建設的新樓框架正式合攏拼接,比計劃移動時間提前一天。至此,具有100多年的兩面老牆在馬路上平地走了一個來回。
據投資單位金安集團技術總監宋偉慶介紹,本月20日12時許,自重300噸的第一面老牆被移回了原位。移動這兩面老牆總耗資300萬元,從移出到返回原地與新建築合攏,歷時9個月完成,大量的時間用在准備階段。平移老牆的難度相當大,全過程需14道工序,從移位路線確定開始,經歷了移位軌道加固、下滑道施工、上滑道施工、牆體加固保護、牆體與原結構分離、牆體頂昇、牆體移位、臨時固定、牆體回移軌道修復、牆體回移、牆體歸位合攏、切割底盤構件和牆體加固修繕,共耗用400噸重的牆體打包鋼材。
據了解,從明天起,建設單位開始拆除老牆外部打包鋼架,用一種特殊的凝固劑向老牆內注射,增加牆體強度。因這兩面老牆,經歷百年風雨後,牆體外層的石灰漿和紅磚風化嚴重,承重強度差,但注射凝固劑後可再延長100年壽命。這棟借老牆建成的新樓10月1日完工建成。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