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5月22日電 22日下午3時50分,一面重達600噸的百年老牆在施工人員的努力下,走完單向14米長的距離,順利回"家"。至此,這面具有100多年歷史的老牆在馬路上平地走了一個來回後,又回到原地,與正在建設的新樓框架合攏,並且創造了14小時50分移動14米的新的國內單體牆移動記錄。
據投資單位金安集團技術總監宋偉慶介紹,這次完成移動的是中央大街歐羅巴風情街區建設工程中平移的第二面老牆,21日,工人們用了7小時時間讓老牆平地"行走"了8米;今天,施工人員又用了7小時50分讓老牆走完了最後的6米路程。
宋偉慶介紹,加上第一面牆,這次移動工作總耗資300萬元,從移出到返回原地與新建築合攏,歷時9個多月時間,其中大量的時間用在准備階段。平移老牆的難度相當大,全過程需14道工序,從移位路線確定開始,經歷了移位軌道加固、下滑道施工、上滑道施工、牆體加固保護、牆體與原結構分離、牆體頂昇、牆體移位、臨時固定、牆體回移軌道修復、牆體回移、牆體歸位合攏、切割底盤構件和牆體加固修繕。耗用牆體打包鋼材400噸,這種復雜的工程精確度很高,在全國也是少見。
據了解,從明天起,建設單位開始拆除老牆外部打包鋼架,用一種特殊的凝固劑向老牆內注射,增加牆體強度。因這兩面老牆,經歷近百年風雨後,牆體外層的石灰漿和紅磚風化嚴重,承重強度差,注射凝固劑後可再延長100年壽命。這座借老牆建成的新樓將於10月1日完工,今後這裡將成為中央大街又一個別致的新景觀。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