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垃圾髒污水臭 阿什河越流越『憔悴』
2005-05-24 13:28:4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同 譚立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電 提起阿什河,人們就會想到西泉眼,聯想到這一帶清澈豐腴的河水,正從浩大的水庫流出,並一路奔湧匯入松花江。19日,記者對阿什河全流域進行踏訪時卻發現,這條曾哺育過歷史文明的河流,如今狀況卻不容樂觀,上下水質、水量出現了較大差異。

  天藍水清景色美

  從平山開始,阿什河逐漸寬闊,從山坡流下的數條溪水,將河道拓展到了十餘米寬。記者看到河水不但清而且靜,與群山疊翠、谷地民居構成了一幅風景畫。一片片水田,一處處坡地,這裡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跨過301國道,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片浩浩蕩蕩的大水這片群山環抱、綠樹掩映的大水就是西泉眼水庫。據介紹,水庫是阿什河上游的第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不但具有防洪、灌溉、除澇、養魚、發電、旅游等功能,還是哈市生活用水的備用水源。總面積達40.86平方公裡,總庫容4.78立方米,山美、水美、魚肥。記者了解到,哈市每天消耗的魚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這裡。

  美景背後已生危

  在進入西泉眼庫區時,記者就在一些裸露的灘涂上發現了開田現象。田地利用庫水澆灌,回流水夾帶的化肥也在污染庫水。水庫成為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垃圾污染和安全隱患。

  西泉眼水庫的管理也並不完善。為了招徠游客,景區內依山傍水不斷在建旅游山莊和度假賓館,這些場所產生的垃圾,有些已經被堆到了岸邊。水庫也成了『私產』,不但捕撈與養護不均衡,交了『過路費』,大小車輛進入也相當隨便。據了解,自從水庫大量蓄水後,庫外水量就減少了,水庫很少有大魚出現。從某種角度說,阿什河及其他河段已有魚類資源匱乏的跡象。

  城鎮排污髒河水

  阿什河流經阿城市區。在市區一座老橋上,記者看到流到這裡的河水忽然變得渾濁起來,不但漂著泡沫,還散發著臭味。遠處有一個挖沙點,岸邊河沙堆積如山,橋邊有一處十米寬的污水溝,黑黃的溝水已切斷河面。據一名居民介紹,以前這段河裡魚多,可現在這裡已經沒魚了。

  沿著這條溝,記者一路看到了老糖廠、個體造紙廠廢水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水,不斷地被排放進來。當記者一行踏訪至成高子附近的哈市城郊時看到,一條被居民稱為廟臺河的阿什河支流,垃圾遍地,臭氣熏天。站在東方紅老橋上,記者看到此處的阿什河已近乾枯。河床上也並不乾淨,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窘境延伸河斷尾

  阿什河在市區流經聯勝橋和阿什河大橋時,又變成了『大河』,水面有十餘米寬,水量也比較大。可是水的顏色和狀態卻非常怪異,上面一層是透明的,而下面則翻騰著黃流。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訪查,記者纔發現,這些水都是岸邊的淘沙廠攪渾的。

  記者發現,在各個采訪地點幾乎沒有發現污水靜化系統,簡單的氧化池也並沒有一個。雖然在一些地點發現了保護水資源的宣傳牌,但管理單位和管理人員卻沒有找到一個。阿什河是一條寶貴的河,可如今,她已經憔悴了。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