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25日電 5月7日上午,95歲高齡的原省軍區副司令員王明貴老人獲得了俄羅斯頒發的『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在老人的一生中,這是他第二次接受勛章。
王老第一次獲得勛章是在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他獲得了斯大林頒發的蘇聯紅旗勛章。
在老人的兒子王曉兵那裡,記者看到了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王明貴一身戎裝,英俊威武。王曉兵說,這張照片是他父親在新中國成立被授予少將軍銜後留下的紀念。
頭部『飛』進彈片
王明貴出生在吉林省磐石縣呼蘭鎮。1932年日軍佔領佳木斯時,他是湯原縣一所金礦的礦工。金礦被日本人霸佔後,他隨金礦護礦隊撤到山中。1934年8月,王明貴參加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湯原游擊隊。
采訪中,王明貴老人指著自己的頭部說,『現在腦袋裡還有鬼子的炮彈彈片呢!』那是1936年5月22日晚,六軍軍長夏雲傑指揮部隊襲擊鶴崗礦山警察隊,王明貴所在部隊負責圍剿日軍騎兵連。戰斗中,王明貴頭部被彈片擊中。後方醫院的護士用鑷子將彈片夾出,但有一塊彈片鑽得太深,直到解放後在一次體檢時纔查出來。
『抗聯軍校』入黨
1936年3月,李兆麟率軍在湯旺河打了一場大勝仗,此後湯旺河一帶就成了抗聯三軍和六軍的後方基地。王明貴當時是六軍青年連的連長,部隊派他到後方基地的軍校學習,這所軍校後來被稱為『東北抗日聯軍軍政乾部學校』。王明貴在抗聯軍校學習了4個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回部隊不久,王明貴成了抗聯六軍的一名團長。1937年4月,抗聯六軍等部隊為打破日偽軍圍剿,分批『西征』。『西征』前,王明貴被任命為抗聯六軍三師師長。
智取克山城
1939年1月,抗聯第三路軍四個軍被縮編成四個支隊,王明貴被任命為三支隊支隊長。第二年9月,王明貴率部與馮仲雲的九支隊一起攻打克山縣城。戰斗前,抗聯戰士埋伏在城邊的一片青紗帳裡。攻城時,抗聯戰士穿著日軍軍裝,騎著高頭大馬接近敵人,乘敵不備,從縣城城牆豁口衝進城裡。
現在省東北烈士紀念館裡還有一幅反映抗聯軍隊攻克克山的油畫,畫面上一位被從獄中救出的群眾與抗聯戰士熱烈擁抱。
1941年1月,王明貴與王鈞帶著僅剩的80多名戰士,進入原蘇聯休整。一個月後,王明貴帶著他的80多名戰士又回到了東北的孫吳縣境內,繼續與日偽軍展開戰斗。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王明貴獲得了斯大林頒發的蘇聯紅旗勛章。獲此殊榮的抗聯將士僅有王明貴、周保中、李兆麟、王孝明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