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7日電 2004年,牡丹江地區共有17095名活產兒,9554名活產兒接受了疾病篩查,被篩查者約佔總人數的55.9%。城鎮新生兒篩查率高出鄉村篩查率30個百分點。寧安、穆棱等個別醫院甚至出現了3.3%、9.6%的低篩查率。在牡丹江,人們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知之甚少,有的醫院相關醫務工作者對此也了解得不多。
據了解,新生兒疾病篩查主要是在新生兒群體中,用快速、簡便、敏感的檢驗方法,對一些危害兒童生長,導致兒童體格及智能發育障礙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進行篩查,做出早期診斷,給予及時治療,避免患兒機體各器官受到損害。
25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新生兒疾病篩查是在新生兒出生後進行的,只需抽取新生兒兩滴足跟血。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對血片進行化驗,最終篩查被檢新生兒是否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俗稱呆小病和苯丙酮尿癥屬隱性遺傳性代謝疾病等先天性疾病。如果新生兒患病,錯過最佳治療期,那麼後果不堪設想。苯丙酮尿癥患兒多在嬰幼兒時期便死亡。
采訪中,市婦產兒童醫院婦保科姜主任說,新生兒疾病篩查只需45元,但很多家長還是拒絕給剛出生的寶寶檢查。當記者問及低篩查率的原因時,姜主任說,許多家長拒絕篩查的原因主要是對篩查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清,或者根本不了解這項工作。當然,這其中也有醫療部門宣傳、解釋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記者詢問了幾位接受了疾病篩查的新生兒的媽媽,她們告訴記者,她們不知道篩查的目的和作用。
據了解,從1999年起,我省就開始逐步推廣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2001年,牡市大范圍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直至今日,除個別醫院外,該項工作基本在市、縣醫院全面鋪開,鄉鎮醫院也在逐步推廣此項工作。四年下來,篩查人數比例雖有大幅攀昇,但現狀並不理想。近幾年,牡市每年至少有八九名的『甲低』和苯丙酮尿癥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