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光芒街四十號裡的抗戰記憶
2005-05-30 10:30: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晁元元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電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矗立在靜靜的光芒街的一角,紅頂黃牆,綠樹掩映。

  在日本侵略者佔領哈爾濱的黑暗歲月,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的最高領導機關,抗日的聲音從這裡傳出,穿過街巷,傳向抗日斗爭前線。

  勝利之旅采訪組走進這幢老房子,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肖震一一為記者指點介紹,當時,滿洲省委機關的主要領導者就在會客室批閱文件,臥室有三間,有時會有往返於各地的交通員留宿。會客室裡,原來有個黃色格布沙發,沙發的三個靠背的草全部掏空,裡面裝滿文件,當時室內用壁爐取暖,有些不宜保留的文件,便放進壁爐焚燒。

  1927年10月至1931年12月,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設在沈陽北市場福安裡4號(現皇寺路福安巷3號),是第一任滿洲省委書記陳為人的家。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遷至哈爾濱,以省委秘書長馮仲雲的家為掩護。馮仲雲的公開身份是東北商船學校和第一中學的數學老師。

  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劉雲纔,1993年前曾任舊址紀念館館長,他告訴記者,省委機關剛遷到哈爾濱時,最早設在江北的一個叫牛甸子的沙灘上。因為躲避敵人的搜查和破壞,一次次轉移搬遷,先後遷至道外十六道街和阿什河街等多處,1933年至1934年間,遷移到此。如今,只有光芒街40號完整保存下來。

  當時的小戎街2號,處於哈爾濱城市的邊緣,俄式木結構平房的旁邊,是一片樹林子,一直是地下黨交通站,房東是一位開食雜店的俄羅斯老太太。

  哈爾濱市黨史研究會張福山多年致力於革命舊址研究,他對記者講,當年這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在侵略者白色恐怖籠罩下,時刻面臨危險,插在朝街窗口的絹制玫瑰花,是省委機關安全的『消息樹』。馮仲雲的妻子薛雯擔任省委交通員,兼任印刷、保管文件等多項工作,省委抗日斗爭的重要指示,大多從這兒起草、印刷、傳送出去,各地黨組織和部隊的報告也會通過交通員轉送到這裡。

  記者的目光注視著深藏在城市角落的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塊塊磚瓦,記錄著艱苦歲月裡段段抗戰往事。這座老房子的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一幢幢蓋起來,卻淹沒不了它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