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電 『我在恆豐乾了近20年,今後的20年,我的事業仍然在恆豐。做職業經理人,把恆豐不斷做大做強做精,就是我的人生目標。』已過不惑之年的牡丹江恆豐紙業集團董事長徐祥,面對提問,這番話脫口而出。他的自信和執著給人深刻的印象:個人的奮斗目標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緊緊融合在一起。
『恆豐現象』在黑龍江省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中並不多見:公司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實現工業產值5.7億元,利稅1.7億元,分別比上一年提高19.01%、12.02%,再創歷史新高。在省經委、省統計局公布的2004年全省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利潤、稅金等三項指標前50名排行榜中,均有恆豐的名字。
作為『恆豐現象』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徐祥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要使企業的生存環境不斷拓展,最關鍵的是兩個字:創新。
對『創新』最有力的詮釋,是恆豐用於技術改造上的投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恆豐投入技改的資金總共不過2億元,而近三年來,技術改造花了6億元,佔固定資產的一半。
技術創新的結果是,恆豐紙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同行業的五強,進到三甲,繼而於2004年,卷煙系列用紙全國市場綜合佔有率達到24.3%,位列同行業綜合排名第一。
近年來,徐祥主持了30多項科研成果的研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兩項,省科委新產品新工藝研究課題6項,技術成果獎6項,研制開發『GJ/FJ高級卷煙紙』獲國家級新產品證書、國際科委火炬計劃暨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優秀項目獎和中國國際紙張紙制品博覽會金獎。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亞硫酸化度理論,采用H因子計算機自動控制蒸煮技術,生產出高透氣度卷煙紙的特種闊葉木漿,填補了國內空白,並獲得了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多年來,徐祥廣泛涉獵現代企業管理的最新論著,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中,注重用現代經營理念,深入研究企業的發展規律,把握各方面的信息,預見性地對企業面臨的市場形勢及其變化趨勢進行全面分析。
去年5月,經過努力,恆豐紙業發展了廣州第二卷煙廠為自己的新客戶,發送了首批70噸產品。在征詢客戶意見時,廠家提出有一點小問題,關系不大。然而徐祥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盡管客戶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還是果斷決定,把整批產品申請退回,對客戶進行賠償。徐祥說,多小的問題也是問題,贏得客戶的信任,就要保證產品質量達到100%合格。否則,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客戶,而是一個市場。我們寧可損失一些經濟效益,也不能失去一個市場。
徐祥認為,作為企業最難的是如何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企業領導者具備較強的處理危機的能力非常重要。
2000年,在恆豐效益很好的情況下,他們就居安思危,大膽地進行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嚴格制度,定崗定編,優化組合,精簡了15%-30%的人員。2004年,恆豐集團再次進行大幅度的改革。這一次,他們請來了北京清華管理公司當參謀,重新建立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近年來,在徐祥的積極推動下,恆豐集團在經營上引入市場化理念,實行訂單定向管理,通過訂單拉動企業內部物流和資金流的運行,把市場壓力向企業內部延伸。在資金上全面實行預算制,變事後控制為事前、事中控制。實施了OA辦公自動化系統和ERP管理系統,使企業的成本核算、統計、人員調動等工作全部在網上運行。
提起造紙企業,人們常常會對其處理污染問題的情況多一個問號。然而,來到恆豐的參觀者無不感嘆,這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園式企業,廠區、車間、辦公樓,處處透著清新、整潔和濃濃的綠意。
早在2000年,恆豐就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了大型污水處理廠,解決了造紙污水對水域的污染問題。如今,恆豐正在進行6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此項目將增進林紙結合,促進林業與紙業的協調發展。
徐祥說,『恆豐永遠的追求就是通過不斷的植樹造林、循環利用,為人們提供一個生生不息、恆久豐潤的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