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避免混淆 白酒業推出純糧標志
2005-05-30 16:52:4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金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電 面對眾多白酒,消費者在區別純糧釀造酒和『勾兌酒』時將不再困惑。近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制訂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開始實施,我國白酒行業有了第一個自律性生產工藝技術規范。

  連日來,記者在哈市一些大型超市看到,市場上的白酒品種上百個,價格相差甚遠。從包裝上看,很難看出白酒在制作工藝上有什麼區別。在采訪中,一些消費者表示,從各種媒體上經常看到市場上有『勾兌酒』銷售,甚至還有用工業酒精制作的『勾兌酒』銷售。雖然想購買純糧釀造的白酒,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區分這兩種酒。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於『勾兌酒』和『純糧酒』的區別,多數超市的酒類銷售人員也說不清楚。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傳統白酒釀造一直采用糧食為原料,也就是純糧釀造。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糧食供應緊張,為節約釀酒用糧,白酒行業開始探索用甘蔗和甜菜渣、薯乾等代用原料生產白酒,模擬傳統糧食白酒的口感,白酒行業將這種產品統稱為新工藝白酒。在發展過程中,一些中小白酒企業用代用原料造酒精,後將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發酵白酒的香氣和滋味,加入香料,再披上華麗外衣,就可招搖上市。這些『勾兌酒』的成本較低,如一噸優質酒精不過5000元?6000元,如果稀釋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噸酒精就成為2噸白酒,等於4000瓶。成本低、利潤高,這是眾多廠家願意生產『勾兌酒』的原因。相對於『勾兌酒』,純糧釀造的白酒在價格上沒有優勢,而且『勾兌酒』廠家在宣傳上又故意混淆勾兌和純糧釀造之間的差別,一時間白酒市場上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很難識別。

  業內人士表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實施後,將可有效杜絕這種情況。新規定從產品的定義、分類、原料、生產工藝及衛生要求、產品質量標准、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標簽、包裝、貯存、運輸等各方面對純糧固態發酵白酒作了詳細規定。並且將在白酒外包裝上貼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幫助消費者識別白酒產品的原料、生產工藝。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