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日電 一向以麥豆種植為主的農墾紅興隆分局在農時播種的最緊張時節,卻忙著建牛場。日前,新上的一條我省目前規模最大的年屠宰10萬頭肉牛的大項目在北大荒破土。
正在施工現場指揮的分局局長王有國興奮地對記者說,這個大項目的動工,加速了『牛』產業的形成,有力促進了『農業大場』向畜牧強場的轉變。
近年來,擁有600萬畝耕地,56萬畝草原,年產糧豆在70萬噸、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0%%以上的農墾紅興隆分局,在加速農墾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墾區農業生產手段先進,耕作效率高,人均佔有資源多,職工勞力素質好,農業以外大部閑餘勞力、閑餘時間,糧食以外副產品和大面積草原開發潛力大等優勢,大力發展以農副產品、作物秸稈等為飼料的肉、奶牛、絨山羊等草食動物,綜合利用資源,發展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加速構建畜牧『半壁江山』。統計資料顯示,到一季度末,這個局畜牧業總產值達2.4億元,同比增長67.2%%,肉牛存欄11.8萬頭同比增長30.8%%。出現一大批養殖黃牛超萬頭的農場和千頭以上規范小區,拉動飼料、飼草、運輸、獸醫服務、社會中介等綜合經濟增長超過了兩位數,肉牛經濟漸成氣候。出現一批『萬頭牛、百萬只鵝、十萬頭豬』等畜牧規模經營基地和『千頭牛、十萬只鵝、萬頭豬』專業養殖場及『百頭牛、萬只鵝、千頭豬』規模家庭牧場大戶。據測算,2005年全分局畜牧增加值有望達到6.7億元,以20%%的增幅快速發展。
據了解,去年8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的年屠宰10萬頭肉牛項目,總投資1.9億元,公司按歐盟和農業部標准設計,采用世界先進屠宰分割技術,全套引進德國伴斯、荷蘭斯托克肉牛屠宰分割生產線,全過程自動控制現代化生產,年產牛分割肉2萬噸。全部達產後可年創產值5.35億元,可帶動紅興隆全分局12個農場及富錦、雙鴨山、七臺河等周邊市縣發展肉牛養殖40萬頭,安置近2萬人就業,稅後利潤超過2億元,使從事肉牛產業鏈的職工年收入達到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