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電 根據聯合早報和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對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競爭力展開評估的調查結果顯示,總體競爭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廣東、上海、江蘇、北京和浙江。
這是中國以外的機構第一次為中國各省市進行競爭力排名,負責研究報告的南大亞洲研究中心陳抗博士、陳企業博士和陳光炎博士,3日在新達城舉行的『中國大陸各地區競爭力排名常年報告會』上,公布了研究結果。根據調查,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前15個省市是:廣東、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山東、遼寧、四川、福建、河北、黑龍江、河南、內蒙古、天津和新疆。
陳抗博士表示,調查選取了反映中國大陸實際情況的指標和數據,從『經濟環境』、『政府與制度』、『商業環境』和『社會環境』四方面進行評估,從而得出總體競爭力排名。其中,衡量『經濟環境』的指標包括:區域經濟、國際與區域貿易、外商直接投資;『政府與制度』包括:公共財政、制度架構、政府政策;『商業環境』則為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其他經商條件;『社會環境』的指標是:基本基礎設施、技術基礎設施和生活素質。在總體競爭力上排名前列的,並非在其他領域都有優異表現。
為使調查更具有建設性,讓處於較後排名的省市了解其薄弱點,研究報告特別針對這些地區,找出其表現最薄弱的20%的指標,同時假設該地區能夠將這些指標改善並提高到全國的平均水平,從而得出另外16個省市競爭力的模擬結果。它們的排名順序是:青海、雲南、湖北、陝西、寧夏、湖南、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海南、重慶、西藏、廣西、甘肅和貴州。
負責人之一陳企業博士說:『報告要強調的不完全是排名次序,而是中國各省市在各個方面的差異。這可以協助投資者增進對中國各地區競爭力優勢的了解,同時也幫助中國各省份了解自身的強項和不足,從而制定發展戰略,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聯合早報》總編輯林任君認為,由新加坡這個熟悉中國的亞洲鄰國來進行這項研究,既有近距離觀察的優勢,又確保了客觀性和中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