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哈爾濱6月7日電 記者近日從趙尚志將軍親屬處獲悉,由哈爾濱市送檢的趙尚志疑似頭骨經國家公安部權威鑒定,確認在長春護國般若寺出土的疑似頭骨是失蹤63年的趙尚志將軍頭顱。
據悉,這次送檢的除趙尚志疑似頭骨外,還有趙尚志的兩張照片。一張照片是趙尚志犧牲後,敵人拍下的遺首像,另一張是去年剛發現的趙尚志在巴彥游擊隊時與張甲洲等人的合影。
趙尚志將軍17歲入黨,先後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抗聯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等職。在當時左傾路線斗爭中,兩次被開除黨籍,但趙尚志對黨的信仰絲毫不變,發誓『死也要死在抗日的戰場上』。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被敵特引誘,帶小分隊去襲擊鶴崗梧桐河警察分所,敵特劉德山開槍打傷趙尚志,趙尚志被俘,後因流血過多犧牲,時年34歲。敵人割下趙尚志的頭顱到長春邀功請賞,將其身體拋進了松花江的冰窟裡。據侵華日軍戰犯東誠正雄後來交待,趙尚志將軍的頭顱被埋到了長春護國般若寺。解放後,黑龍江和遼寧等地多次到護國般若寺尋找,但一直沒下落。去年6月2日,沈陽軍區政治部到護國般若寺拍攝東北抗聯專題片,意外得知寺中院牆邊挖出了一顆無名頭骨。很快,這顆無名頭骨被送到了哈爾濱,經省公安廳法醫初步鑒定,無名頭骨是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去年12月,趙尚志疑似頭骨由哈爾濱市送國家公安部鑒定。最終得到了公安部權威鑒定的確認。
公安部本次鑒定主任法醫師張繼宗在檢驗報告的分析說明中說,根據送檢顱骨的骨性特征推斷,送檢顱骨為男性,年齡范圍在31?36歲之間,身高范圍在1.60?1.63米之間。『上述結果與《趙尚志傳》中引用的檔案資料所記載的趙尚志烈士的體質特征相符。』在送檢顱骨左眼眶下部,發現骨質缺損,經鑒定是陳舊性骨傷,根據《趙尚志傳》的記載,1932年11月1日,在攻打東興的戰斗中,趙尚志左眼眶被彈片擊傷,『送檢顱骨所示的骨傷部位與歷史文獻記載的情況相符。』同時,公安部的顱像重合檢驗的結論也確認,疑似頭骨與趙尚志的兩張照片『形態輪廓曲線一致』。
今年6月2日,趙尚志出生地遼寧省朝陽市隆重舉行了趙尚志將軍頭骨發現一周年的紀念活動,並積極活動欲將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安葬在朝陽市。(圖中放鮮花的的地方就是頭骨的埋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