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6月8日電題:路漫漫而修遠 上下求索不息——記佳木斯機務段火車司機王偉東
記者 印蕾
走進佳木斯機務段運轉車間,到處可以看到張貼著開展『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工人』活動的海報。海報上的主人公是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佳木斯機務段火車司機王偉東。這個只有初中文憑的復員軍人,憑著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刻苦鑽研成長為一個難不倒、問不倒、考不倒的技術能手。今年,王偉東又走上運轉車間主任崗位,指揮著機務段上83臺運用機車的安全運行,這個曾經的火車頭獎章獲得者成了名副其實的『火車頭』。
火車提速了,我也要提『素』
1988年,王偉東帶著共產黨員的胸章和五年軍旅生涯中獲得的全軍『十佳』優秀班長的大紅證書,從綠色軍營來到佳木斯機務段,成為一名普通的司爐工。靠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王偉東多次在分局、路局和省裡技術大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1996年,王偉東如願以償地考上了蒸汽機車司機。
![]() |
機車檢查一絲不苟 |
正當王偉東和其他司機津津有味地『把玩』著火車頭時,新的挑戰來了。1997年,機車告別蒸汽時代,轉換成內燃機車。這對於多年鼓搗煤、水、油的蒸汽機車司機來說,不啻為『瞎子摸象』。第一次出乘,機車就發生了無流無壓不能走車的故障。反復檢查也找不到問題所在,王偉東當時就傻了眼,而檢修技術人員只用幾分鍾就讓機車順利行駛了。王偉東的臉當時是怎樣的紅啊!這件事讓他無地自容,更讓他刻骨銘心。他意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鐵路工人,不懂技術就是一個廢物。那一刻,王偉東告訴自己,一定要練就一身『絕活兒』,把內燃機車研究得明明白白。
剛開始學習時,機車上的那些『腸道』似的油路、電路、水路,搞得王偉東頭暈腦脹,雲裡霧裡。身邊的同志時常看他眉頭緊鎖,就私下裡說:『一個土八路,還想玩高科技,這不做夢麼?』這些話深深刺激著王偉東,也更加激發了他鑽研技術的決心。為了打牢理論基礎,他刻苦自學了《流體力學》、《熱力學》等大學必修課程,並對自己約法三章:學不好內燃技術不看電視;待乘時間必到南岔機務段學習一次;一切業餘時間必須學習。每天一下班,王偉東就抱著省吃儉用自費買來的各種書籍,一頭紮進自己的小屋,癡迷在『機車世界』裡。
![]() |
王偉東(右二)與同事們進行業務探討 |
除了補充理論知識,王偉東還想盡一切辦法學習實際經驗。佳木斯機務段上內燃機要比南岔機務段晚10年,不論是設備質量,還是技術素質都落在南岔機務段的後面。於是每次出乘時,王偉東就利用在公寓休息的時間,跑到南岔機務段去『取經』。有一次,機車的柴油機供油拉杆抖動,轉數不穩定,反復修了幾回,問題也沒解決。為此,王偉東多次跑到南岔機務段看實物,研究構造,向人請教。王偉東的執著精神感動了南岔機務段的師傅們,在他們的幫助下,他終於學到了故障排除辦法。
車行萬裡,學無止境。幾年中,王偉東又自修了《內燃機原理》、《內燃機常見故障處理與維修》、《東風4型內燃機車總體》、《內燃機車檢修工藝》等10多本業務書籍。在實際工作中,王偉東潛心研究,制定編著了《機車應急故障處理50條》、《內燃機車區段作業標准》、《東風4型內燃機車工具定置圖》、《走車電路故障處理思路圖》、《勵磁電路故障處理思路圖》等技術革新和技術管理標准材料,他編寫的《東風4型內燃機車『五大病害』防止措施》、《平地模擬一次乘務作業標准》經過技術考評已在全局推廣應用,成為全局機車乘務員處理機車故障的『制勝法寶』。王偉東還用自己的智慧和纔華把機車故障處理辦法總結出的經驗編成了易懂好記的順口溜,方便司機們解決實際問題。
2003年,王偉東研究發明的東風4型機車全面檢查的順序線,被命名為『偉東線』,在全段得到了推廣應用。
王偉東編著的業務材料 |
永不消失的電波:7×24為大家排懮解難
由於王偉東學習和掌握了大量的內燃機理論知識,特別是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機車常見故障的處理經驗和方法,同事們在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都願意和他探討商量,尤其是線上運行出現臨時故障,他們也都願意打電話向王偉東求助。1999年底,一個同事告訴王偉東,『昨天車壞在道上了,一著急找不著故障點,想盡一切辦法找你就是找不著,弄得我還挨了處分。』這件事對王偉東觸動很大,機車整天在線上跑,發生故障在所難免。一旦發生故障,誰都想盡快把故障排除,但往往因為忙中出錯,查不出故障原因,這時候最需要有人幫助。於是,王偉東借錢買了部手機,一天24小時開機,為在線發生故障的伙計們幫個忙、提個醒。
2001年,段領導指派王偉東牽頭組建成立『110』故障信息指揮中心,專門負責解決機車在線上運行遇到的故障難題。從那個時候起,他家裡的電話和手機就更忙了,對每個求助電話,不管是在吃飯、睡覺,有時甚至是在衛生間,王偉東都會立即衝出來接聽。今年6月13日,司機杜隆權擔當前進鎮--佳木斯6505次旅客列車乘務。列車在雙龍山站要開車時,突然機車無流無壓,無法開車。慌亂之下找不到故障原因,司機撥通了王偉東的手機。經過認真分析故障現象,他馬上斷定是遇到了最難處理的電路故障。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排除,將造成大客車晚點事故。王偉東馬上指揮司機用試燈結合外觀檢查的辦法進行排查。由於司機實際操作不熟練,查了半天也沒查出來。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流逝,急得王偉東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汗都下來了。可經驗告訴他,越是這樣的時候越不能和乘務員急,那樣會使乘務員更加緊張慌亂。於是,他沈著耐心地指揮他們一處一處地排查,一步一步地處理,最終排除了故障,使大客車開出雙龍山站,正點到達佳木斯。
在同事們心中,王偉東的手機和家中的電話就是『永不消失的電波』,日日夜夜,歲歲年年地響個不停,忙個不停。三年中,王偉東指揮處理故障300多起,避免了128列列車晚點。
![]() |
王偉東(左一)在模擬操縱室為大家講解機車故障排除方法 |
一『花』引來萬『花』香 『尖子兵團』人人身上有絕活
2000年初,為了盡快提高機車乘務員的整體技術素質,段裡決定讓王偉東牽頭組建技術『尖子集團』。為把尖子集團9名成員帶成人人有絕活的技術尖子,王偉東從理論學習到實際演練進行了精心安排。從尖子集團組建那天起,沒有雙休日,沒有節假日,更沒有春節除夕,每天早上5點到段,天天帶領大伙練到深夜纔回家。特別是在機車檢查給油演練時,需要大聲喊出部件名稱,有幾位隊員不好意思喊,他就帶頭作示范,嗓子喊啞了,就含一片喉寶繼續喊。一個月下來,喊腫了嗓子的王偉東,疼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在演練電氣動作試驗排除故障時,在悶熱的司機室裡一呆就是大半天,每次下來工作服像水洗的一樣。幾個月下來後,伙計們個個眼圈發黑,人也瘦了大半圈,但沒有一個喊苦,沒有一個叫累,沒一個掉隊的,大家都說『偉東給咱帶了好頭,咱也不能落後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尖子集團』的成員個個是能手,人人有絕活。2001年,王偉東帶領尖子集團先後參加了分局技術表演賽,獲得團體第一名;在全局機務運用會議上做的精彩表演,受到路局領導的高度贊揚,第二天事跡還登在了《哈爾濱鐵道報》和《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尖子集團』從此響譽鐵路,名揚海外。一『花』引來萬『花』香,原尖子集團成員車間團總支書記李瑞纔被提昇為段團委書記;技術尖子顏士東、康太明在2004年分局首屆職工崗位技能大賽上,分別奪得司機組第一名和副司機組第一名。
路漫漫而修遠 上下求索不息
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成績、榮譽面前,王偉東對家庭有著深深的內疚。因為帶尖子兵團備戰分局技術表演賽,他把患病的母親托付給同樣患病、拄著雙拐、行動不便的妻子;為了完成哈南線的實際調研工作,王偉東總是讓妻子獨自一瘸一拐的往返在佳木斯與林口的醫院之間……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王偉東發自真心的對妻子說,『面對生活,咱們要手拉手,向前走!』妻子理解丈夫,但是妻子仍然希望丈夫能早點下班,能在家多呆一分鍾。可是,就像明確了目的地的機車一樣,王偉東停不下來。今年10月,段裡又將有81名司機要進行提職考試,每天早上4點,王偉東又准時來到段裡,機車上,他和徒弟們練功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