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無情生而不養 違法二百名棄嬰零起訴父母的背後
2005-06-08 07:36:4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隋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8日電 題:棄之不顧無情生而不養違法二百名棄嬰零起訴父母的背後

  他們,本來應該有自己的姓名,卻只能姓國、姓黨、姓哈;他們擁有雙親,卻不能像同齡人一樣享受到親生父母的疼愛;與生俱來的疾病,讓他們在襁褓中就被最親的人離棄……

  兒童節剛過,4日23時許,道外區一居民就將剛撿到的一個約2個月的女嬰送到大興派出所。孩子被初步懷疑患有臍疝和先天愚型……

  病殘遭棄二百棄嬰父母狠

  記者在民政部門了解到,像這樣的孩子,市兒童福利院目前已收到200多個。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棄嬰經有關部門移送過來,近年來,幾乎百分之百的棄嬰都是病殘兒童。據工作人員分析,可能是父母生下殘疾孩子後,發現治好無望,又無力醫治,沈重的壓力讓他們產生一丟了之的可怕想法。據了解,有些被送到兒童福利院的棄嬰身上留有紙條,說明姓名年齡病情,然而近年來,沒有一個棄嬰家長來認回親生骨肉,生來遭親生父母拋棄,棄嬰的命運是不幸的。

  撫養棄嬰小家孩子大家養

  然而,他們又是幸運的。在福利院,每人每月342元生活費,靠國家撥款,年滿16歲後,大多數不具備自理能力的,轉到社會福利院,繼續由國家撫養。

  棄嬰的父母狠心,可是目前在市兒童福利院,有一半的孩子得到了素昧平生的社會人士關愛,家庭寄養讓他們獲得寶貴的家庭溫暖。道外區的孫媽媽家曾寄養過2個輕度殘疾的孩子,後來被國外人士領養走了,孫媽媽一直牽腸掛肚;一年後,當她再次去領養孩子時,特地挑了3個患有腦癱的,因為,這樣就不容易再被人領養走了……

  盡管如此,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鄭鐵城說,家庭畢竟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法律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具有撫養義務,既然給了子女生命,就應該勇於將他撫養成人;如果在撫養上遇到困難,可以爭取社會各方幫助,而不應該采取遺棄這一極不負責任的方式,這會讓原本身體不幸殘疾的孩子又遭受心靈傷害。

  棄嬰違法嚴重者涉嫌殺人

  啟凡律師事務所律師姜啟凡說,父母將親生孩子遺棄,這種做法觸犯了法律,而且嚴重侵犯了嬰兒的受撫養權甚至生命權。

  但是記者了解到,目前,市法院還沒有一例因父母遺棄孩子而被起訴的案件。相關人士認為,這是因為,起訴至少要有原告和被告,但襁褓中的嬰兒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法自己主張權利;很多遺棄者又沒留下多少可供查證的信息,造成此類犯罪的認定有一定難度。另外,社會公眾在認識上也存在誤區,大多數人認為,只要孩子是自己的,就有權隨意處置,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一種犯罪;而且,社會公眾對因經濟壓力遺棄病殘嬰兒行為抱有同情、寬容、放縱的心態,沒有形成共同譴責的輿論氛圍。

  啟凡律師點評:

  《婚姻法》規定,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我國《刑法》規定,對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所以,棄嬰構成了遺棄罪。

  棄嬰分兩種情況,一是將嬰兒遺棄在公共場所或易被發現的地方,其主觀目的是把自己應承擔的義務轉嫁給社會或他人,此行為只是涉嫌遺棄罪;另一種是將嬰兒遺棄於沒有行人或人跡罕至的地方,行為人的主觀惡意不僅是不願履行撫養義務,而是希望或放任嬰兒死亡,其行為嚴重侵犯甚至剝奪了棄嬰的生存權,涉嫌故意殺人罪。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