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8日電 題:黑龍江省社區建設有喜有懮——省政協加強社區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調研活動巡禮
四月初以來,省政協主席王巨祿一直在為一項重要的調研活動忙碌著,他的工作日程表排得滿滿的:4月19日上午,聽取省民政廳對我省社區建設情況的匯報;22日,到哈爾濱調研;26日和27日赴大慶市看社區,召開座談會;5月中旬,四個調研組分赴全省8個城市進行專題調研;6月2日召開新聞媒體與政協調研座談會……
社區是透視黨和政府工作的窗口
4月13日,在王巨祿主席主持的省政協九屆第十九次主席會議上,將『全面加強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確定為今年常委會的重點調研課題。
面對記者為什麼這樣關注社區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提問,王巨祿主席的答案精煉而深邃,他說:『社區建設涉及到群眾住房、就業、就醫、上學、治安、社會救助、環境等多方面的民生、民本、民權問題,可以說是群眾情緒的晴雨表,是透視黨和政府工作的窗口,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源。切實加強社區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社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從4月11日開始,由省政協領導、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四個調研組,先後赴我省齊齊哈爾、佳木斯、綏化等8個城市調研。
在6月2日新聞媒體與政協調研座談會上,四位調研組長談得最多的是社區建設成果:社區建設擺上各級領導工作日程,資源得到整合,服務功能拓寬了,『老大媽』形象得到徹底轉變。綏化市將原有的724個居委會整合為166個社區居委會,還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派了一批素質好、能力強、作風硬的年輕乾部進入社區領導班子。齊齊哈爾市力度更大,1522個居委會被重組為354個,並相應成立了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其成員由居民代表、社區單位代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知名人士組成。鶴崗市各社區為居民提供維修、托幼、養老、保健、家政和文化娛樂等便民服務。
社區建設推進喜中有懮
在四個調研組深入細致的匯報中,大家一致感到,我省社區建設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但按照城市社會發展對社區建設的要求,還有一些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
社區基礎設施薄弱。在全省3414個社區中還有1366個社區沒有解決辦公用房,一些社區工作仍在『打游擊』,許多社區乾部的家成了辦公室。
社區工作有行政化傾向。由於工作職能不明確,區政府、街道辦事處對社區指令多,指導少,造成社區自治性組織功能受到削弱,職能錯位,出現行政化傾向。
社區乾部待遇偏低,與承擔的工作量不成正比。全省絕大多數社區乾部工資等待遇沒有列入當地財政和納入社會統籌,月補貼從150元至400元不等,個別地方竟不足百元,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積極性。
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大量駐區單位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認為社區建設與己無關,把參與社區建設當成額外負擔,致使一些本可以共享的社區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人員素質難以勝任新型社區工作需要。現從業人員仍處於知識面窄,綜合素質偏低,不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個別人缺乏為民服務思想。
調研工作結束了,但大量的工作正在進行中,按照王巨祿主席的要求,省政協將向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一份關於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全面加強社區建設的報告,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幫助。政協自身要探討建立一個民意調研中心,把政協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向前推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