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陋習大家查形象大家樹 讓文明成為這座城市的習慣
2005-06-10 06:50:5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10日電 題:讓文明成為這座城市的習慣——哈爾濱市『城市精神討論』查擺陋習階段綜述

  一個城市的文明,體現在市民的一舉一動上,一顰一笑中。

  我們的家園哈爾濱文明程度怎樣?一篇《醫博客商評說哈市城與人》的報道,道出了旁觀者的客觀評價。也讓這座城市的主人———市民羞愧和臉紅:原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麼多陋習,與文明格格不入,與生命健康背道而馳。

  於是,夕陽紅服務隊的老人們挺身而出:從我做起,樹立城市文明形象;

  於是,哈爾濱市新聞媒體振臂而呼:陋習大家查、美德大家評、精神大家議、形象大家樹;

  於是,哈市第一中學的學生群起響應:傳承哈爾濱的美德、抹掉哈爾濱的污點;

  於是,……

  一場革除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的行動在哈爾濱市民百姓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別拿小事不當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幾乎人所共知。然而,生活在冰城的一些市民,卻常常在『惡小』與『善小』之間困惑。

  隨地吐口痰,小事一樁;說話帶點『啷當』,無傷大雅;隨手扔點垃圾,沒啥大不了……

  確實,從社會影響力來說,這些都是小事。但是,這些『小事』卻像瘟疫一樣,有著極強的傳染力,進而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

  省社科院研究員王德偉說,其實,文明就是一些小事,就是一些細節。善與惡,往往在一念之間。但要糾正惡習,決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公眾的自知自覺,需要整個社會形成從善如流的風氣。

  好在,當全市人民自發地查擺城市陋習時,我們看到,渴望已久的文明新風正向我們走來。

  道外區太古街工委向全區居民發出的『學文明禮貌,樹文明新風,做文明楷模』的倡議,得到了全區22個街道辦事處、110個社區的積極響應,『城市精神討論』如火如荼。為了讓查陋習活動深入人心,區夕陽紅服務隊的老人們,自己出資制作了29塊宣傳標語板,在全區宣揚文明。

  全市400所學校20萬中小學生行動起來了,他們以征文形式查找身邊陋習,總結歸納美德。十天中,共征集了15萬份征文。

  市婦聯以家庭為單位,舉辦查擺『家庭陋習』座談會,倡導從家庭生活開始把握自己的行為尺度,遠離陋習。

  從社區到學校,從工廠到機關,從個體業者到公司企業,或以群體形式,或以個人名義,一個個電話、一封封來信、一個個E-mail,短短幾天,包括隨地吐痰、大聲喧嘩、損壞公物、說髒話等在內的30餘項不良習慣,被廣大市民『揭發』出來。

  自己做起最關鍵

  『作為城市文明的直接體現者,每一位市民都應從我做起,向不文明的生活習慣宣戰』,黑龍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羅盛希說,『革除陋習,重塑我們城市的文明,只有這樣,哈爾濱纔能真正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現代化的文明城市。』

  就像羅教授所說的那樣,在這次查擺陋習的活動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文明,從我做起!

  一位孩子的媽媽給我們打來電話說,平常她教育孩子在公共場所不許隨地亂扔東西,也從不在孩子面前有此劣行,但當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她會將手中的冰棍杆偷偷拋在路邊。『每次,我的心裡總有一個借口:誰讓身邊沒有垃圾箱。現在想想,其實做好自己最關鍵。』

  『這些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只是平時沒有注意,以後要改掉這些壞習慣。』一些市民如是說。

  在此次查擺陋習階段,我們最終總結出了冰城人身上比較集中的十大陋習表現,但是正如哈爾濱學院副院長李志平所說,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我們在城市建設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城市建設只是城市的外表,城市文明纔是城市的靈魂。

  『城市精神討論』的查擺陋習階段暫告一段落。從明天起將進入第二階段:總結提煉哈爾濱人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風范,概括出代表哈爾濱人形象的『十大美德』。

  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就是將我們已有的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繼續傳承下去,展現哈爾濱人顧全大局、勇於奉獻、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道德風尚;更加應該做的是,發掘市民當中湧現出來的更加新鮮的、美好的公共道德,並給予大力弘揚。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