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破解看病吃藥難、出行難、農民工工資兌現難
2005-06-10 09:53: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戚泥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10日電 春夏之交,氣候越來越暖。而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更讓哈爾濱的普通百姓感受著不同尋常的熱度。

  哈爾濱市政府部門的黨員乾部,面對百姓最關心、反映最強烈、最不滿意的『三難』———看病吃藥難、出行難、農民工工資兌現難,知難而上,敢碰硬、動真格、求實效,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凸顯了先進性教育成效。

  『供藥直通車』開進農戶家

  據市藥監局調查,2004年全市1891個行政村,只有15個藥店,藥價也因此居高不下,比城區高20%。而同時,一些不法商販從城市收購偽劣過期藥品到農村低價出售,也嚴重損害了農民健康。

  在企業和農村市場之間架橋,建立覆蓋全市的農村藥品供應網、監督網,成為市藥品監督局黨員先進性教育中邊學邊改的重要內容。在他們的幫助下,鄉間食雜店、衛生所、治安管理站成了大型藥品連鎖企業在農村的合作伙伴,一張覆蓋全市農村的藥品供應網迅速形成。目前,60%的村民可在家門口買到和城市連鎖藥店同價同質的常用藥。藥品監管網也同時建立,藥監局將參與連鎖藥店經營的營業員、村衛生所醫務人員等聘為藥品監督協管員,聯手打擊在鄉間兜售假劣藥品者,保障農民用藥安全。

  城市管理『以人為本』

  每到春天,哈爾濱市馬路到處被『開膛破肚』,行人抱怨,司機發愁。然而,就是這個『誰沾邊誰挨罵』的地下管網建設工程,在工程量最大的今年卻贏得了民心,給城市管理工作樹立了樣板。

  今年,哈爾濱專門成立了地下管網建設管理協調辦公室。從建委、規劃局、交警支隊、城管局、環保局等多個部門抽調的管理人員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制定出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2005年地下管網建設管理實施方案》,並下發到各區、各有關部門和各建設單位。多頭管理、各自為戰的地下管網建設步入了統一指揮、各司其責、快捷有序的軌道。施工前,施工單位要與道路管理部門簽訂《文明施工保證書》,建設單位要預留部分工程款作為文明施工抵押金;施工中,推行渣土、材料硬封閉式車輛運輸,殘土車輛駛出工地前須水洗車輪。

  市交警支隊在交通渠化中充分考慮人車比例,完善交叉路口渠化,增設交通警示設施。1至5月,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8.78%;市環保局牽頭建立了防治噪聲污染長效工作機制,設立投訴熱線,實行統一受理、歸口管理、限時辦結、跟蹤問效、責任追究。

  5月16日,地下管網工程全面鋪開的哈爾濱,迎來了規模和影響力在亞太地區均排名第一的展會———第53屆醫博會,15萬中外客商的評價是『出行便捷,乾淨又洋氣』。管網辦的有關負責人道出肺腑之言:『所謂的「老大難」,其實並不那麼難解決,就看管理者心裡有沒有老百姓。』

  3月份,市公安局戶政處的28名工作人員走出機關,用一個月的社區治安防控調研拿上來這樣一組數字:全市居民住宅樓單元門總數57810個,其中未安裝單元電子門的佔單元門總數的48%,還有6250個損壞的電子門。為了給百姓創造安全的居住環境,有關部門通過自籌、組織廣大黨員乾部捐款等方式,做到『送一扇門,保千家平安;點一盞燈,暖萬戶人心』。就是這樁樁件件小事,讓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

  農民工工資得保證

  哈爾濱是全省最大的農民工輸出地之一,也是最大的輸入地之一,相當多的農民工集中在市內建築領域。讓農民工能及時拿到工錢,成為市勞動局、建委等部門先進性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目標。

  市勞動局和建委的相關部門首先在『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上達成一致意見。他們規定,建築企業施工前,必須向勞動部門提交工程造價總額3%%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沒有保證金,建委拒絕發放『施工許可證』。而沒有勞動局簽發的企業無拖欠農民工工資證明,建委拒絕對工程項目驗收。兩道關卡,有效遏止了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

  各部門紛紛圍繞『讓農民工紮下根兒』出臺政策:市教委規定,只要農民工能拿出子女『原學籍證明、哈市租戶協議和打工證明』,他們的子女就可以就近就便在公辦學校上學;市總工會在全市新建企業和進城務工人員集中的單位依法建立了工會組織。目前,全市已有11萬名農民工加入工會,11名農民工代表被選為市工代會代表。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