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電 踏訪團踏查松花江同江段後發現,這裡不僅是江水寬闊,航運也非常繁忙。
橫江碼頭貨船忙
同江市的水資源相當豐富,松花江、黑龍江在境內流過。松花江全流域踏訪團一到同江市,便來到松花江同江段上游的橫江口進行踏訪。這裡的松花江江面開闊,岸柳婆娑,水深見漩渦,江島綠樹多,頗具大江氣魄。
踏訪團注意到,此處的松花江江面要比踏訪團沿途踏查的所有地方的江面都寬,而且江水流速也比較急。看著右前方的艷陽當空,踏訪團纔發現,原本西東流向的松花江,在這裡變成了北南流向。原來,松花江在進入同江市的上游江段拐了一個大彎,流向變為由北向南,除了城區快到三江口的地方,又變回了自西向東流向。當地人因此稱此段松花江為橫江口。
在橫江口江段上,寬闊的江面上停泊了幾十艘大型貨運船只,幾座塔吊在緊張地卸貨。當地人告訴踏訪團,這裡是一個貨運港口,貨運非常繁忙,很多船只在這裡卸貨。踏訪團順江遠眺,發現有四艘貨船的前方懸掛中國國旗,尾部掛著俄羅斯國旗,原來是俄羅斯的貨船正在此地卸貨。
岸邊的碼頭正在進行施工,據說是正在擴建碼頭。江岸上隨處可見形狀各異的鵝卵石,這令踏訪團回想起松花江吉林段的江岸,只有流速迅急的地方纔會有大量的鵝卵石。
踏訪團注意到,盡管這裡的江水水量豐富,水流很大,但是江水的顏色仍然還是淡黃色。
建設國際大通道
踏訪團在航運部門了解到,松花江在同江市內匯入黑龍江,再加之同江毗鄰俄羅斯,因此同江市便成為松花江航運最為繁忙的江域,目前同江市的港口主要以對俄貨運為主。
據了解,為了提高口岸綜合通過能力,同江市加快了口岸基礎設施和國際大通道建設。2004年經各方面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東、西兩港的建設。新增東港貨運吞吐能力20萬噸。
西港千噸級泊位及附屬工程於2004年7月份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可新增貨物年吞吐能力25萬噸,緩解了西港因泊位少和裝卸設備不足而造成的壓船現象,增強了口岸的集疏運能力。
向江海聯運轉變
踏訪團沿松花江而下,沿江港務碼頭大部分都已經變得十分蕭條。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松花江近年來出現的枯水期,連年的低水位使得航道通航天數逐年遞減。其次是公路、鐵路貨運對於航運的衝擊。松花江乾流枯水期越來越長,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加之煤炭、糧食、木材運量的下降,使當年的『黃金水道』之稱的松花江航運面臨著生死抉擇。
踏訪團從黑龍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針對目前的狀況,航運集團調整了運輸結構,將小噸位船舶向松花江集中,將大噸位船舶向黑龍江轉移,充分發揮不同類型船舶在不同水域的優勢。哈爾濱船務公司的20多條600噸以上的駁輪都被派到了黑龍江。黑龍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航運的重點向江海聯運方向轉變。發揮2660公裡中俄界江航線和15個開放口岸的優勢,開展對俄羅斯跨國運輸,航運集團開始挖掘江海聯運的潛力,以海帶江,激活內河運輸。為抵御松花江枯水災害,航運集團擴建名山港、配套同江港、壯大富錦港,進一步完善港口布局,開闢邊境游、界江游等精品線路,帶動『黃金水道』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