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電 長40米、寬30米、深近3米的坑內,四千餘具森森白骨,其中有7具屍骨用鐵絲從眼睛裡穿過,還有數不清的肢體不全的屍骨。這就是黑龍江省鶴崗市東山萬人坑一角,近萬名礦工曾受盡日軍折磨被埋葬在這裡。
2005年6月1日,記者來到在東山『萬人坑』遺址上擴建而成的鶴礦集團礦史館。
據工作人員介紹,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後,第二年8月日軍向鶴崗進攻,8月11日礦山陷於敵手。1934年5月,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成立,這個鶴崗炭礦株式會社實際上成了一座變相的大型集中營。從1932年到1945年,日本人對煤礦工人進行法西斯統治,實行『以人換煤』野蠻開采政策,從東山礦、南山礦掠奪煤炭1300萬噸,平均每1000噸煤炭就死亡四五名礦工,東山萬人坑大約埋有死難礦工近萬人。
據鶴崗原東山萬人坑紀念館館長王連富介紹,鶴崗人民於1968年10月在萬人坑遺址處建立了『鶴崗市東山萬人坑教育展覽館』,成為東北地區規模較大的『萬人坑』展覽館之一。2003年,展覽館並入礦史館。
采訪時,鶴崗市東山區嶺北礦(原東山礦)礦史辦礦志撰寫者趙鳳翔前來祭掃死難礦工。據70歲的趙鳳翔老人介紹,1944年,青年礦工張洪業被日本人從哈爾濱抓到鶴崗煤礦,幾經折磨,奄奄一息的張洪業被日軍推下萬人坑。徐之洪帶領幾個工友把白骨中掙紮呻吟的張洪業救了出來。他們都是日本侵略罪行的見證人。
趙鳳翔老人幾十年來守護在萬人坑邊,紀念死難勞工,教育後代,撰寫歷史。據他講述,建館後,這裡共接待國內外各界參觀群眾200餘萬人次。
圖為東山萬人坑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