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15日電 作為哈洽會組委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楊青山已經參與組織了16屆哈洽會的舉辦,他了解哈洽會的每一步成長歷程,因此能更好地解析歷屆哈洽會的全貌。昨日,記者對他進行了采訪,了解到了他對本屆哈洽會的新體會、新感受。
記者:每一屆哈洽會都在成長、發展,那麼,在你眼裡,本屆哈洽會在規模和規格上較往屆有什麼不同呢?
楊青山: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的提檔昇格提高了本屆哈洽會的檔次,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展會』。本屆哈洽會的主辦單位由去年的省市聯辦上昇為由商務部、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公室、國家貿促會、浙江省人民政府、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聯合國工發組織以及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10個政府部門和商貿組織也將首次協辦哈洽會。
記者:在近幾年來的哈洽會上,參展企業的結構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是如何體現的呢?
楊青山:應該說,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參展的民營企業比例不斷加大,產品特色更為突出;高科技企業也開始進入展會,南方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哈洽會,他們為東北企業帶來了新的技術和新的思維,促進了東北企業的發展。另外,參展企業的實力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大,我們組委會制定的規定也更加嚴格:只有有名優產品的企業纔能參加哈洽會。
記者:在近年來的哈洽會上,產品的交易種類以及交易方式都在不斷突破,你能概括一下這種變化趨勢嗎?
楊青山:一個明顯的變化趨勢就是,從綜合展覽變成專業化展覽。展廳的劃分越來越細化,從前幾屆哈洽會開始,綠色食品展區就開始初具規模,在本屆哈洽會上,180個綠色食品展位已被近300家企業訂滿,將有1690多個綠色食品產品進館參展。這些產品能夠比較全面地展示龍江特產風貌。而且,前兩屆哈洽會是易貨貿易,隨著哈洽會影響力的擴大,開始轉變為易貨貿易和現匯貿易相結合的交易方式。這一變化也十分引人矚目。
記者:參展企業如何在布展和會場營銷方式上進行變革,是本屆哈洽會受到關注的一個熱點。在這方面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呢?
楊青山:本屆哈洽會在布展上更加國際化、大氣,也更能體現企業和產品的特色。以前來參展的企業不會在布展上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就是簡單地搭個臺子,把自己原有的產品擺在那兒;現在的參展企業就不同了,大多會根據自己產品的特色營造出很時尚的配套環境,比如賣家具的企業會搭建一座木制別墅,讓自己的產品顯得更有品位。同樣,在會場營銷上也更加注重形象包裝,有的兒童產品生產企業給服務人員穿上卡通服裝,吸引眼球,擴大產品知名度。這種做法讓人耳目一新。
記者:今年的哈洽會首次出現『國際會展周』這樣的提法,在持續一周的哈洽會期間,都較以往增加了什麼內容呢?
楊青山:本屆哈洽會的內容更加豐富,大會展覽、洽談活動、中俄科技合作高層論壇、北方論壇國際會議等會議活動,日本商務周、白俄羅斯商務日、香港商務周等專題經貿活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項目推介會等推介活動,以及多項文藝晚會、文化和體育交流等活動,已經使本屆哈洽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會展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