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讓三好生評價內容多元化
2005-07-01 14:17: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蒙輝 張曉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日電 今年,哈爾濱市教育部門對三好學生評選條件做了修改和補充,『善於處理同學間關系』、『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成為評選三好學生的新標准。

  從德智體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評,是我國大中小學沿用了40多年的傳統,『三好學生』一直是人們心目中優秀學生的代名詞,此次哈市修改三好學生評選標准,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

  據了解,每年哈市級三好學生的評選,是按照學生總數千分之三的比例進行的。從去年開始,哈爾濱市取消了三好學生中考加分政策,在今年三好學生評選條件中,哈市教育部門進一步將三好生評選標准與素質教育相貼近,對以往分數高、品德好、身體好的三好學生舊標准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增加了『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關心家鄉建設,能用辯證的觀點觀察、分析社會現象』、『善於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誠實守信,為人正直,處事公道,有良好的文明修養』、『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等內容,有關人士稱,哈爾濱市三好學生評選還將不斷更新和充實內容,加入當前社會需求的人纔標准,以發揮其在學生教育中的導向作用。

  解讀『新三好』

  『三好學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心目中優秀學生的代名詞,曾伴隨幾代人度過了整個中小學時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哈市就開始評三好學生。按照有關規定,學生必須在『德育、智育、體育』有突出的表現,纔能被授予『三好學生』的稱號,而且對三好學生的評選有數量上的要求。

  為了表彰獲得這個稱號的學生,教育部門曾一度把『三好學生』作為昇學加分標准之一。

  『三好學生』評比的設立,成為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在學生們中間,『三好學生』代表著光榮與夢想,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無不以獲此稱號為榮。

  然而,隨著應試教育模式的建立,『三好學生』的標准也在變化。真正評選的時候,多數情況下,聽話守紀律、學習分數高的孩子往往被評為『三好學生』,失去了真正意義。

  三好學生評選是否應該廢除

  正因為三好學生評選中有一些不正當手段,使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學校的老師對三好學生的評定產生懷疑,延續了幾十年的三好學生評定遭到質疑,甚至有些人直接提出取消三好學生評定。

  哈爾濱市政府機關的王先生對此持支持意見。他家的孩子正上小學五年級,去年班級評三好學生,幾個同學們心目中合格的同學都沒有評上,反而是一個各方面不太突出的人當上了三好學生。這件事不僅使孩子十分失落,而且使孩子直接質疑三好學生本身。他認為,像這樣的三好學生評定,評了還不如不評。

  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郭德鳳主任認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向上、合作精神,需要我們去培養。三好學生評選,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目前,社會思潮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在這種形勢下,學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更多的方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培養一種向上的,積極的思想觀。通過評選三好學生,在孩子的心靈中培養成就感、光榮感,進而使之產生責任感、使命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好學生的評選確實存在一些負面的東西,有時候出於功利的目的,家長也介入其中,帶來一些社會上消極的思想,給三好學生評選帶來負面影響。從學校方面講,三好學生評選程序和指導思想也存在問題,如一好代三好,過於強調學習好。評選時,老師會人為地把學生分成上等生、中等生、下等生。然而,這些不足也是方式、方法上的問題,從大環境、大方向上看,用三好學生評選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是積極的,不能因為存在問題,就因噎廢食。

  適當修改有利健康人格塑造

  據哈爾濱市教育局德育教育處石秀莉處長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都比較新潮,接受新事物快,舊的評比標准已經不能合乎現在孩子心理要求和思維。哈爾濱市修改三好學生評選標准,將交往能力列入其中,將評價內容多元化,肯定每一名學生值得肯定的長處,彰顯了學生的社會性,強調教育培養的是社會意義的『人』,打破了以往只認學習成績的三好生評比方式,有利於塑造學生健全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各方面知識和能力平衡協調發展,是非常符合教育的創新精神的。

  新『三好學生』評定標准的出臺,在教育界人士、學生、家長中引起巨大反響。支持者認為,新標准的出臺,使學生的發展方向與社會潮流更加合拍。但也有人認為,加入『交往能力』會使小學生的發展過早社會化,導致『早熟』現象的出現。

  學生心理問題亟待關注

  哈市民革近日對全市2000名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69.9%%的學生不同程度地感到學習的壓力。緊張、焦慮、郁悶等心理狀態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情緒自控能力較弱,不少學生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過激言行。

  省青少年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呂傑認為,社會競爭的加劇,給今天的中學生帶來更多壓力,加之青春期困惑和耐挫折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問題和吸煙、酗酒等危害健康行為明顯增多,學生郁悶情緒如果長期積累,肯定會給自身成長帶來不利影響。此次哈市修改三好學生評選標准,說明有關部門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對三好生評價內容更全面,更人性化了,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交往能力差,不適應社會等問題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關系,評價標准的改變有利於家長和學校引導學生們加強自我調節,積極主動去適應環境,樂觀面對現實,努力提高自我,會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品行的培養產生積極影響。

  有關專家也指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要孩子們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心智健全、全面發展、適應社會、勇於創新的有用人纔,因此,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減掉壓在孩子們心靈上的重負,應成為學校和家長的當務之急,有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未成年人提高挫折承受力,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責任編輯:單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