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4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市民王女士剛買了一件新衣服,就被淘氣的小孫子拽丟了兩顆紐扣。王女士在自家附近的早市逛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找到一家賣紐扣的攤床。最後,王女士只得打車花了30元錢,到離家較遠的哈西服裝城購買了兩個不到2元錢的紐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市民自己做家常衣服、鞋帽的生活幾乎已經不存在了。近兩年,大賣場、超市、便利店等為代表的商業零售新業態在哈市蓬勃發展,也使得哈市的零售業態分工越來越專業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小到針頭線腦、紐扣、散裝醬油醋,大到黑白電視、加重自行車等傳統商品,因其利潤低、銷售成本高,已退出哈市各大商場乃至經營成本較低的個體集貿市場。眼下,要想購買針頭線腦,消費者只有到專業市場纔有可能買到。
針頭線腦搞起專營
2日,記者在哈市國貿服裝城采訪時看到,在這裡經營各大商場中已經找不到的服裝裡子料、各種款式的紐扣、針線等生意的南方業戶有幾十家。在一家專營紐扣的攤床前,記者看到這家只經營紐扣的業戶經營的各種款式的國內外中高低檔紐扣多達幾百種。紐扣的價格從每顆幾分錢到幾十元錢不等。這家攤床的南方業戶告訴記者,現在哈市各大商場中根本不銷售紐扣,因為現在自己做衣服的市民太少了,零售量少、利潤低的紐扣,只有在服裝城的紐扣批銷中心纔有業者經營。據這位業戶介紹,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紐扣,有的經營紐扣的大戶,一年下來批發面向全省的大大小小的服裝加工點,純利潤達二三十萬元左右。
據國貿服裝城商場部的一位負責人介紹,從1995年國貿服裝城落戶哈西後,就有三十幾家紐扣專營業者在此經營。他們大多來自浙江、溫州等地。有的業者是產供銷一條龍,在南方生產加工各種款式的紐扣,在哈市進行批發。目前在國貿服裝城經營紐扣的大部分業者只面向全省的服裝加工企業和服裝成衣店進行批發業務,而不面向零售者。據了解,僅國貿服裝城,一年紐扣的銷售額在幾百萬元左右。
紐扣退出百貨業態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紐扣等針頭線腦在新興的大賣場、超市、便利店、折扣店等為代表的商業零售新業態中相繼退出。
采訪中,在哈市商業領域從事管理多年的奧威斯名品折扣店的副總齊坤對記者說,在哈市四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過去都有過自己在家制作一家人服裝、鞋帽的生活經歷。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哈市的零售業態也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市民買菜、購物不再首選農貿菜場,而是去超市;新的商業零售業態以自選性、一次購足、價格便宜等特點,完全融入了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並且在這個消費空間裡實現了以人為中心的商業經營理念,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新的商業零售業態大賣場、超市,之所以能迅速成為城市居民日常消費購物的主渠道,和其提供一站式購物及便利性、價格實惠等綜合優勢有直接關系。據齊坤介紹,哈市市民因生活節奏快、時間成本高,希望從傳統的單件購物轉向『一次購足,自在選擇』,而新的零售業態恰好滿足了這種消費需求,節約了購物的時間成本,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價值新空間,並由此提昇了家庭的生活質量。
盡管針頭線腦、散裝醬油醋等傳統商品,因其利潤低、銷售成本高,早已退出大商場的櫃臺,但在現實生活中仍有一定的需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道外區曾很火紅的一家大型百貨商場,就曾考慮到商場附近居民密集,老齡人口多,他們把這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散裝頭油、洗滌劑、針頭線腦等傳統商品,重新請進了商場。結果是這些商品一露面,格外緊俏。隨著這家商場倒閉,這些商品在哈市各大商場已經找不到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針頭線腦等傳統商品不但受到老年消費者青睞,現在就連一些年輕人也認識到,被賦予了新功能、新款式的傳統商品同樣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但是,一些大商場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現代化商場追求的是更高的利潤、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間,讓針頭線腦等傳統商品重新在零售商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是不具備合理性的。而其在專業市場中,卻仍有廣泛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