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2日電 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特色產業集群框架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據省、市中小企業局統計,1至6月,哈爾濱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同比淨增45億元,鄉鎮區街企業增加值同比淨增33億元,營業收入同比淨增170億元,全口徑各項主要指標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經濟總量穩步快速增長。新辦企業陸續投產並產生經濟效益,全市新創辦個體私營企業2.7萬戶,注冊資金達65.3億元,有300多個去年引進的項目和企業相繼投產或試運行,新創產值近4億元,利稅3500萬元。
據悉,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納入重點推進工作,注重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構建經濟發展框架。按照資源、交通、環境等基礎設施配置情況,發揮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著力打造醫藥、農產品加工、紡織、配套機械加工、木制品加工、包裝材料等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目前,哈市地方特色產業集群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五常市以華雨、長富、百達、萬盛堂等制藥企業為支柱,重點培育牛家工業園區,規劃到2010年實現利稅5億元;平房區圍繞哈航集團圖發展,重點培育汽車零部件工業園,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汽車工業配套體系;阿城市依托綠特色農產品優勢,以阿什河、亞溝、捨利鄉為核心,組建綠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建設和食品行業發展;尚志市已初步形成地板塊、鉛筆及鉛筆板、木制套娃、手套編織等四大產業集群,生產企業達240餘戶,年創產值4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