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勝利之旅』走進蘿北縣太平溝村 尋訪『愛國石』
2005-07-12 10:15: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泉 楊寧舒 蔣國紅/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邊的愛國石。
黑龍江邊的愛國石。

  東北網哈爾濱7月12日電 在蘿北縣太平溝村的黑龍江岸邊,有一塊巨石,上刻『此石可爛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十四個大字,當地人稱『愛國石』,它出自一個普通的中國平民王明憲之手。近日,『勝利之旅』報道組驅車90多公裡山路來到了佇立在黑龍江邊的『愛國石』旁。

  伴著滔滔的黑龍江水,經過74年的風吹浪打,『愛國石』上的十四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辨。陪同我們來此的知情人蘿北縣人防辦主任楊文太說:『當年日本鬼子曾多次想炸掉這塊石頭,由於石頭異常堅硬而沒能成功。王明憲在這麼堅硬的石頭上刻字,用了好幾天的時間,都是晚上去的。他用的工具是向我當鐵匠的爺爺楊德寬借的鐵錘和鑿子。』

  據楊文太介紹,王明憲是山東掖縣人,幼年讀過私塾。因家境貧寒,他14歲就孤身一人闖關東來到黑龍江。後來又輾轉流落到沙俄遠東地區,在那裡學會了養蜂技術。十月革命後,他回到蘿北縣太平溝村,嘗試在寒冷地區養蜂,獲得成功。1931年,王明憲從報紙上看到馬佔山向日軍投降(假投降)時,悲憤地對鄰居楊德寬說:『為什麼不抗戰到底呀?沒有中國人的骨氣!這東北河山就要落入日本人之手了,我們中國人要記住這民族的仇恨和國家的恥辱啊!』於是連夜到江邊的巨石上刻下了愛國警句。

  後來,『愛國石』的消息不脛而走,王明憲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逃到哈爾濱隱姓埋名多年,還曾裝作精神病人,機智地騙過了日本鬼子。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王明憲又回到太平溝村繼續養蜂,1957年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65歲。他的愛國石於1996年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當地政府籌資建立了一座愛國石亭,將石頭有效地保護了起來。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