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2日電(鞠長榮 岳金鳳 記者杜筱) 近日,家住呼蘭的產婦張清在哈醫大附屬四院婦產科自然分娩產下一個重4公斤的嬰兒,成為哈醫大四院自6月初推行『做個自然分娩的好媽媽』活動以來的第30位陰道分娩產婦。
據了解,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孕婦在孕期都努力加強營養,同時缺乏運動,使得新生兒普遍偏大,孕產婦及家屬相信剖腹產既省事又安全。還有部分孕婦認為剖腹產可以減輕痛苦,還可以保持體形,因此大多數孕婦選擇了剖腹產,造成剖腹產率居高不下,部分醫院高達80%。為提高自然分娩率,哈醫大附屬四院率先在省內提出並實現自由體位分娩,同時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助產士導樂式陪伴,大大提高了陰道分娩率。目前,該院產婦剖宮產率已降低到40%以下。
該院產科專家蔡雁教授認為,其實單純依靠剖腹產來保證母子平安是不正確的,目前選擇剖腹產的產婦中三分之一是可以自然分娩的。剖腹產只是幫助難產和高危妊娠產婦的一種方式,需要產婦承擔手術和麻醉的風險。同時剖腹產的嬰兒由於直接從母體裡出來,長大後容易出現感覺和統合失調方面的問題,如運動時不協調,精神不易集中,多動等。而自然分娩時,胎兒經歷產道的正常擠壓可促進大腦初級成熟。如果產婦都遵從科學、自然的規律分娩,目前的剖腹產率完全可以降下來。
相關鏈接:
我國高剖宮產率問題已經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剖宮產在15%以下。瑞典、挪威等國家的剖宮產目前在15%以下,日本10%以下。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已開始努力將剖宮產降到合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的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同樣居世界最低水平。